漢學研究資源

漢學研究資源目錄

跨文化漢學 Transcultural Sinology

  • 「畢來德與跨文化視野中的莊子研究」專輯(上)(《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22卷第3期(2012年9月)
  • 「畢來德與跨文化視野中的莊子研究」專輯(下)(《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22卷第4期(2012年12月)
  • 「間與勢:朱利安對中國思想的詮釋」專輯(上),《中國文哲通訊》第24卷第4期,2015年3月刊。
  • 「間與勢:朱利安對中國思想的詮釋」專輯(下),《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25卷第1期,2015年3月刊。
  • 佐藤將之︰〈漢學與哲學之邂逅:明治時期日本學者之《荀子》研究〉,《漢學研究集刊》第3期(2006年12月),頁153-182。
  • 何乏筆、賴錫三、林修德、顏樞︰〈跨文化視域下當代漢語哲學的發展:從氣化主體到民主政治——何乏筆教授與賴錫三教授對談記錄〉,《東華漢學》第21期(2015年6月),頁261-272。
  • 何乏筆:〈「間與勢:朱利安對中國思想的詮釋」專輯前言〉,《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24卷第4期(2014年12月),頁37-38。
  • 何乏筆:〈前言:跨文化動態中的莊子研究〉,《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22卷第3期(2012年9月),頁1-3。
  • 何乏筆:〈修身˙個人˙身體-對楊儒賓《儒家身體觀》之反省〉,《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0卷第3期(2000年9月),頁293-308。
  • 何乏筆:〈混雜現代化、跨文化轉向與漢語思想的批判性重構(與朱利安「對-話」)〉頁79-136。
  • 宋灝:〈「淡」與審美轉化:由現象學看山水畫〉,《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到》第30期(2013年7月),頁155-187。
  • 宋灝:〈The Transcultural Situation of Contemporary Chinese-speaking Thought and Its Relation to the Chinese Script當代華語思維的跨文化處境及其與中文文字體系的關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53期(2018年9月),頁47-71。宋灝:〈介於翻譯和身體模擬之間的詮釋學〉,《東吳哲學學報》第33期(2016年2月),頁31-61。
  • 宋灝:〈反權威的權威主義-畢來德的《荘子研究》〉,《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8卷第4期(2008年12月),頁41-57。
  • 宋灝:〈以「逆轉收回」論海德格「時間性」與「任讓情境」思維Discussing Martin Heidegger’s Thought on “Timeliness” and “Releasement” from the Stance of “Reverting and Taking Back”〉,《中山人文學報》第49期(2020年7月),頁117-128。
  • 宋灝:〈由王陽明的「知行合一」論身體自我與意識哲學〉,A Discussion of Bodily Self and Philosophy of Consciousness from the Stance of the "Unification of Knowing and Acting" in the Thought of Wang Yangming〉,《中山人文學報》第39期(2015年7月),頁39-57。
  • 宋灝:〈逆轉與收回:《莊子》作為一種運動試驗場域〉,《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22卷第3期(2012年9月),頁169-187。
  • 宋灝:〈華語思維與文字動勢〉,《漢學研究》第33卷第2期(2015年6月),頁103-132。
  • 宋灝:〈當代思維部署與書畫理論上的動勢〉,《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25卷第1期(2015年3月),頁91-112。
  • 宋灝:〈跨文化美學視域下的中國古代畫論〉,《揭諦 :南華大學哲學與生命教育學報》第14期(2008年2月),頁37-78。
  • 宋灝:〈轉化現象學與跨文化哲學思考Transformative Phenomenology and Transcultural Philosophical Thinking〉,《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25期(2011年1月),頁47-68。
  • 宋灝:《漢學與跨文化思維》,臺北:聯經出版,2020年。
  • 林遠澤︰〈從洪堡特語言哲學傳統論在漢語中的漢字思維〉,《漢學研究》第33卷第2期(2015年6月),頁7-47。
  • 林鎮國:〈空性與暴力:龍樹、德里達與列維納斯不期而遇的交談〉,《空性與方法:跨文化佛教哲學十四論》(臺北:政大出版社,2012年),頁151-168。
  • 林鎮國︰〈「唯識無境」的現代爭論——管窺英語唯識學界研究趨勢〉,《鵝湖學誌》第11期(1993年12月),頁137-156。
  • 林鎮國︰〈布特曼與印順的解神話詮釋學〉《空性與方法:跨文化佛教哲學十四論》(臺北:政大出版社,2012年),頁205-224。
  • 林鎮國︰〈多音與介入:當代歐美佛學研究方法之省察〉,《正觀》第1期(1997年6月),頁2-27。
  • 林鎮國︰〈佛教與現代性的遭逢——從京都學派、批判佛教到多音的詮釋學〉,《當代》第140期(1999年4月),頁112-125。
  • 林鎮國︰〈重訪人文主義——從沙特、海德格、德希達到牟宗三〉,《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5期(1999年1月),頁197-215。
  • 林鎮國︰〈朝向多元對話的漢語哲學〉,《當代》第229期(2006年9月),頁90-103。
  • 林鎮國︰〈歐美學界中觀哲學詮釋史略〉,《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2期(1997年7月),頁281-307。
  • 林鎮國︰〈論證與釋義:江戶時期基辨與快道《觀所緣緣論》註疏的研究〉,《佛光學報》新第4卷第2期(2018年7月),頁373-419。
  • 林鎮國︰〈龍樹《迴諍論》與基礎主義知識論的批判〉,《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16期(2006年7月),頁163-196。
  • 姜丹丹:〈另一種主體性、「間」的哲學與轉化的效能:從朱利安論《莊子》到文化交通〉,頁57-70。
  • 康特、郭朝順、米建國:〈東西哲學對話:語言的界限〉及其實錄,《正觀雜誌》第二十七期(2003年12月),頁7-12。
  • 張文朝主編︰《中日《詩經》學之比較研究》,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21年。
  • 張錦忠:〈文史互涉:陳紀瀅長篇小說《華裔錦胄》中的美國橫貫鐵路華工與後記憶〉,《鐵路華工:歷史、文學與視覺再現》(台北:書林出版社,2017年)。
  • 張錦忠:〈海外存異己:馬華文學—朝向「新興華文文學」理論的建立〉,《中外文學》第29卷第4期(2000年9月),頁20-31。
  • 張錦忠:〈華語語系文學:一個學科話語的播散與接受〉,《中國現代文學》第22期(2012年12月),頁59-74。
  • 張錦忠:〈跨國流動的華文文學:台灣文學場域裡的「在台馬華文學」〉,《中國現代文學》第34期(2005年12月),頁27-42。
  • 張錦忠:〈檢視華裔美國文學在台灣的建制化(1981-2001)〉,《中外文學》第29卷第11期(2001年4月),頁29-43。
  • 張錦忠:《南洋論述:馬華文學與文化屬性》,台北:麥田出版社,2003年。
  • 張錦忠:《時光如此遙遠──隨筆馬華文學》,雪蘭莪:有人出版社,2016年。
  • 張錦忠:《馬來西亞華語語系文學》,雪蘭莪:有人出版社,2010年。
  • 彭小妍:〈「新女性」與上海都市文化-新感覺派研究〉,《現代中文文學學報》第10期(1997年3月),頁317-355。
  • 彭小妍:〈文學史的編撰與香港文學在華文文學中的定位〉,《現代中文文學學報》8卷2期&9卷1期(2008年1月),頁40-50。
  • 賀安娟:〈比利時漢學研究的現況──從歷史觀點〉,《漢學研究通訊》,第27卷第4期(2008年11月),頁33-40。
  • 黃雅嫺:〈跨文化翻譯的倫理限度――以朱利安、德希達為例 〉,頁211-228
  • 黃錦樹:〈反思「南洋論述」:華馬文學,複系統、與人類學視域〉,《中外文學》29卷4期(2000年9月),頁36-64。
  • 黃錦樹:〈香港─馬來亞:熱帶華文小說的兩種生成,及一種香港文學身份〉,《香港文學》365期(2015年5月),頁8-15。
  • 黃錦樹:〈無國籍華文文學〉,《文化研究》2期(臺北:遠流出版社,95年3月),頁211-252。
  • 黃錦樹:〈華文/中文:『失語的南方』與語言再造〉,收錄於《馬華文學:內在中國、語言與文學史》(馬來西亞吉隆坡:吉隆坡華社資料研究中心出版,1996年)。
  • 黃錦樹:《文與魂與體》,臺北:麥田出版社,2006年5月。
  • 黃錦樹:《馬華文學與中國性》(增訂版),臺北:麥田出版社,2012年9月。
  • 楊儒賓:〈「漢字與思維」專輯導言〉,《漢學研究》第33卷第2期(2015年6月),頁1-6。
  • 楊儒賓:〈王學學者的「異人」經驗與智慧老人原型〉,《清華中文學報》第1期(2007年9月),頁171-210。
  • 楊儒賓:〈卮言論:莊子論如何使用語言表達思想〉,《漢學研究》第10卷第2期(1992年12月),頁123-157。
  • 楊儒賓:〈氣的考古學–風、風氣與瑪納〉,《臺大中文學報》第57期(2017年6月),頁59-104。
  • 楊儒賓:〈莊子與儒家─回應《莊子四講》〉,《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22卷第3期(2012年9月),頁137-141。
  • 楊儒賓:〈羅欽順與貝原益軒—東亞近世儒學詮釋傳統中的氣論問題〉,《漢學研究》第23卷第1期(2005年6月),頁261-290。
  • 楊儒賓:《異議的意義:近世東亞的反理學思潮》,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2年。
  • 楊儒賓編著:《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臺北:巨流圖書,1997年。
  • 萬胥亭︰〈月籠中鳥,乾坤水上萍——從兩句杜詩論康德時空觀與時代「漫遊」文學〉,《淡江中文學報》第24期(2011年6月),頁63-83。
  • 廖欽彬:〈跨文化視域下的「之間」哲學:朱利安與日本哲學〉,《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24卷第4期 (2014年12月),頁229-240
  • 劉紀蕙:〈《特洛伊人》中的異質聲音與多重主體〉,《中外文學》23卷8期(1995年),頁141-157。
  • 劉紀蕙:〈死亡驅力,或是解離之力:克莉絲蒂娃文化理論的政治與倫理〉,《文化研究學刊》第三期(2006年9月),頁85-127。
  • 劉紀蕙:〈知識的生產:為何儒學?什麼政治?如何現代?〉,《思想》第29期(2015年10月),頁325-338。
  • 劉紀蕙:〈高達《芳名卡門》中音樂與敘述的辯証關係〉,《中外文學》19卷5期(1990年),頁4-22。
  • 劉紀蕙:〈莊子、畢來德與章太炎的「無」:去政治化的退隱或是政治性的解放?〉,《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22卷第3期(2012年9月),頁103-135。
  • 劉紀蕙:〈莊子、畢來德與章太炎的「無」:去政治化的退隱或是政治性的解放〉,《中國文哲研究通訊》22卷3期(2012年9月),頁103-135。
  • 劉紀蕙:〈勢.法.虛空:以章太炎對質朱利安(François Jullien)〉,《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25卷第1期(2015年3月),頁1-31。
  • 劉滄龍:〈淡勢之間――氣、力量美學與文化轉化〉,《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25卷第1期(2015年3月),頁71-90。
  • 鄭凱元:〈在當代脈絡下反思「勢與定律」:一個東/西方世界觀對比的再省思〉,頁33-40。
  • 鄭毓瑜︰〈「直覺」與中國文藝美學——由宗白華讀柏格森《創化論》說起〉,《文與哲》第37期(2020年12月)。
  • 鄭毓瑜︰〈1870年代中、日漢詩人的視域轉換——以博物知識、博覽會為認知框架的討論〉,《淡江中文學報》第25期(2011年12月)。
  • 鄭毓瑜︰〈由「宇宙詩」想「宇宙人」——從孔子與巴士卡爾的名句談起〉,《文與哲》第34期(2019年6月)。
  • 賴錫三:〈朱利安與莊子相遇於「渾沌」之地──中、西「跨文化」交流的方法反思〉頁137-172。
  • 賴錫三:〈身體、氣化、政治批判──畢來德《莊子四講》與〈莊子九札〉的身體觀與主體論〉,頁59-102。
  • 賴錫三︰〈《莊子》「天人不相勝」的自然觀——神話與啟蒙之間的跨文化對話〉,《清華學報》第46卷第3期(2016年9月)。
  • 賴錫三︰〈《莊子》與霍耐特的跨文化對話——承認自然與承認人文的平等辯    證〉,《國文學報》第61期(2017年6月)。
  • 賴錫三︰《莊子的跨文化編織:自然.氣化.身體》(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9年)。
  • 簡錦松、裴景珍(通訊作者):〈現地 山川으로 본 李白의 「獨坐敬亭山」詩연구〉,《中國學研究》第85 輯(2018 年 8 月)。
  • 簡錦松:《山川為證-東亞古典文學現地研究舉隅》,臺北:台大出版中心「臺大哈佛燕京學術叢書 06,2018年。
  • 簡錦松︰〈GPS在跨國漢學研究上的應用與必要性〉,《中正漢學研究》第25期(2015年06月)。
  • 簡錦松︰〈二十五史點校本對于中國學的世界代之影響〉,《民族文化》第 35 輯(2010年07月)。
  • 簡錦松︰〈西崖柳成龍忠州詩現地研究〉,《民族文化研究》第 61 號(2013年11 月)。
  • 簡錦松︰〈대만의 한문번역 관련 공구서 현황 전망(臺灣漢文工具書的現況及展望)〉,《民族文化》第 38 輯(2011 年12 月)。
  • 簡錦松︰〈高麗詩人李齊賢成都紀行詩詞現地研究〉,《漢學研究》第32卷第4期(2014年12月)。
  • 簡錦松︰〈從「益齋北學填詞說」談高麗李齊賢詞學淵源〉《成大中文學報》第 64 期(2019 年03月)。
  • 簡錦松︰〈越南莫朝詩人阮秉謙《白雲庵詩集》現地研究〉,《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43期(2013年09月)。
  • 簡錦松︰〈鍾惺《隱秀軒集》與朝鮮黃汝一《海月集》比較研究〉,《文學新鑰》第10期(2009年12月)。
  • 簡錦松、廖泫銘︰〈韓國鄉校:打開韓國古典現地研究的鎖鑰〉,《彰化師大國文學誌》第 37、38 期合刊( 2019 年 06 月)。

 

  • Heylen, Ann. Chronique du T’oumet-Ortos. Looking through the Lens of Joseph Van Oost, missionary in Inner Mongolia (1915-1921), Leuven Chinese Studies XVI, Leuven: Leuven University Press, 2004.
  • Tee, Kim Tong. “Allegorical and Parabolic: Sinophone Malaysian Literary Community in the 1980s Revisited”,Ex-position,40. (2018):121-126
  • Tee, Kim Tong.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Asian American Literary Studies in Taiwan: A Diasporic Sinophone Malaysian Perspective”, 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13.2(2012): 286-293.

共生哲學 Philosophies of Co-existence

  • 佐藤將之︰〈作為共生理念之基礎價值的荀子「禮」概念〉,《共生の哲學のために》13號(東京:東京大學グローバルUTCP,2009年6月)。
  • 何乏筆:〈修身˙個人˙身體-對楊儒賓《儒家身體觀》之反省〉,《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0卷第3期(2000年9月),頁293-308。
  • 何乏筆校訂:〈「何謂遊之主體?」對話紀錄〉,《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27卷第1期(2017年3月),頁91- 108。
  • 宋灝:〈介於自然和人為之間的物:由現象學思考日本庭園Things Between Nature and the Artifact: Reflections on the Japanese Garden from the Stance of Phenomenology〉,《中山人文學報》第45期(2018年7月),頁51-75。
  • 宋灝:〈由列維納斯的回應思維與日本石庭來談論《莊子》「與物化」A Discussion of Reification through Participation in the Zhuang Zi from the Stance of Responsiveness in Emmanuel Levinas and the Japanese Stone Garden〉,《臺大文史哲學報》第87期(2017年8月),頁151-178。
  • 宋灝:〈物我相處之境:論日本庭園Encountering Things: Some Reflections on the Japanese Garden〉,《中正漢學研究》第24期(2014年12月),頁271-292。
  • 李壬癸:〈台灣北部平埔族的種類及其互動關係〉,《平埔研究論文集》(台北:中研院台史所籌備處,1995年)。
  • 李壬癸:〈台灣南島語言的分布和民族的遷移〉,《第一屆台灣語言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文鶴出版社,1995年)。
  • 李壬癸:《台灣平埔族的歷史與互動》,台北:常民文化,1997年。
  • 李壬癸:《珍惜台灣南島語言》,台北:前衛出版社,2010年。
  • 林明照:〈儒門新氣象與人文之源:評楊儒賓《儒門內的莊子》〉,頁45-54。
  • 楊儒賓:〈五行原論與原物理〉,《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49期(2016年9月),頁83-120。
  • 楊儒賓:〈原物理學〉,《東亞觀念史集刊》第7期(2014年12月),頁255-297。
  • 楊儒賓:〈從「生氣通天」到「與天地同流」-晚周秦漢兩種轉化身體的思想〉,《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4期(1994年3月),頁477-520。
  • 楊儒賓:〈從體用論到相偶論〉,《清華中文學報》第6期(2011年12月)頁31-80。
  • 楊儒賓:〈理學論述的「自然」概念〉,《中正漢學研究》第14期(2009年12月),頁17-34。
  • 楊儒賓:〈莊子:遊化於孔老思孟之間或之上的精神〉,《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27卷1期(2017年3月),頁109-122。
  • 楊儒賓:〈莊子與人文之源〉,《清華學報》第41卷第4期(2011年12月),頁587-620。
  • 楊儒賓:〈喚醒物學-北宋理學的另一面〉,《漢學研究》第35卷第2期(2017年6月),頁57-94。
  • 楊儒賓:〈遊之主體〉,《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45期(2014年9月),頁1-39。
  • 楊儒賓:《五行原論:先秦思想的太初存有論》,臺北:聯經出版,2018年。
  • 楊儒賓:《儒門內的莊子》,臺北:聯經出版,2016年。
  • 楊儒賓編著:《自然概念史論》,臺北:國立臺灣出版中心,2015年。
  • 劉紀蕙:〈全球化難題之下另類社會實踐的可能性〉,《文化研究》22期(2016年3月),頁4-8。
  • 賴錫三:〈《儒門內的莊子》與「跨文化臺灣《莊子》學」〉,《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 27卷1期 (2017年3月),頁3-30。
  • 鍾振宇:〈莊子的形氣主體與無用的共通體――由楊儒賓的思考出發〉,《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 27卷1期 (2017年3月),頁55-70。
  • Heurtebise, J.-Y. 2017. Sustainability an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the Age of Anthropocene: An Epistemological Analysis of the Psychosocial and “Culturalist” Interpretations of Global Environmental Risks. Sustainability 2017, 9(8), 1331
  • Heurtebise, J.-Y. 2018. Kant’s, Hegel’s and Cousin’s Perceptions of China and Non-European Cultures: Racialism, Historicism and Universalism, and the Methodology of Comparative Philosophy. Frontiers of Philosophy in China 13(4)

臺灣—中華辯證 Taiwan and the Sino-World: Dialectical Engagements

  • 土田健次郎、楊儒賓、李昤昊、崔英辰、本雅史、高橋文博、John A. Tucker、陳昭瑛:《論壇:“東亞論語學”研究的概念與方法The Study of Analects in East Asia》,《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5卷第1期(2008年6月),頁249-275。
  • 山室信一(Shinichi Yamamuro)、黃俊傑(Chun-Chieh Huang)、本雅史(Masashi Tsujimoto)、楊儒賓(Rur-Bin Yang)、韓東育(Dong-Yu Han):《東亞研究方法論的再思考Rethinking the Methodology of East Asian Studies》第10卷第2期(2013年12月),頁325-403
  • 王智明:〈華語語系(與)一九四九:重新表述中國夢〉,《中山人文學報》第42期(2017年1月),頁1-27。
  • 王智明︰〈華語語系(與)一九四九:重新表述中國夢〉,《中山人文學報》第42期(2017年1月),頁1-27。
  • 江燦騰:〈對話楊儒賓:1949漢朝東流與第四類新詮釋學的提出〉,《文化研究》第22期(2016年9月),頁226-233。
  • 吳冠宏:〈漢華文化的探照燈--讀《1949禮讚》〉,《文化研究》第22期(2016年9月)頁212-219。。
  • 宋灝:〈當代文化與實踐-以臺灣雲門舞集為例〉,《思想》第9期(2008年5月),頁1-32。
  • 宋灝:〈臺灣當代劇場的風格化與在地化:以愛慕劇團的美學為例〉,《藝術評論》2016年第30期,頁41-59。
  • 李壬癸:〈一百年來的語言學〉,《中華民國發展史:學術發展》(台北:聯經出版社,2011年),頁201-230。
  • 李壬癸:〈台灣言語學先驅者小川尚義教授〉,《小川尚義、淺井惠倫台灣資料研究》(東京:東京外國語大學, 2005年)。
  • 李壬癸:〈台灣南島民族關於矮人的傳說〉,《中國神話與傳說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漢學研究中心,1996年),579-604。
  • 李壬癸:〈從李姓族譜看宜蘭縣民的遷移史和血統〉,《台灣史研究》第2卷第1期(1995年6月),頁176-179。
  • 李壬癸:〈從歷史語言學家構擬的同源詞看南島民族的史前文化〉,《大陸雜誌》第83期第6卷(1991年),頁12-22。
  • 張錦忠、黃錦樹編:《重寫台灣文學史》(台北:麥田出版社,2013年)。
  • 張錦忠:〈(在中國周邊的)臺灣新詩現代主義路徑:余光中的案例〉,收錄蘇其康編《詩歌天保:余光中教授八十壽慶專集》(台北:九歌出版社,2008年),頁163-181。
  • 張錦忠:〈文化回歸、離散台灣與旅行跨國性:「在台馬華文學」的案例〉,《中外文學》第33卷第7期(2004年12月),頁153-166。
  • 張錦忠:〈時光如此遙遠的中國〉,《文化研究》第21期(2015年秋季),頁260-265 。     
  • 張錦忠:〈翻譯文學、《現代文學》與台灣文學複系統〉,《中外文學》第29期第5卷(2000年10月),頁216-225。
  • 莊怡文︰〈以「殖民地漢文」與「華語語系文學」概念重論日治時期臺灣古典文學相關問題(1895~1945)〉,《中外文學》第44卷第1期(2015年3月),頁105-130。
  • 賀安娟:〈生活在大都會:台灣人旅日回憶錄〉,《台灣文學學報》13期(2008年12月),頁179-204。
  • 黃錦樹、張錦忠、李宗舜合編:《我們留台那些年》(吉隆坡:有人出版社,2013年)。
  • 黃錦樹:〈「馬華文學的背後有個民國的影子」:試論馬華文學的「民國」向度〉,《馬來西亞華人研究學刊》第24期(2020年12月),頁1-12。
  • 黃錦樹:〈世俗的救贖:論張派作家胡蘭成的超越之路〉,《中山人文學報》13(高雄:中山大學,2002年3月)。
  • 黃錦樹:〈胡蘭成與新儒家﹕債務關係、護法招魂與禮樂革命新舊案〉,《中山人文》14期(高雄:中山大學,2002年9月)。
  • 黃錦樹:〈神姬之舞:後四十回?(後)現代啟示錄?──論朱天文〉,《中外文學》第24卷10期(1996年3月),頁104-142。
  • 黃錦樹:〈隔壁房間的裂縫:論駱以軍的抒情轉折〉,《中山人文學報》12(高雄:中山大學,2001年9月),頁31-43。
  • 黃錦樹:〈魂在:論中國性的近代起源,其單位、結構及(非)存在論特徵〉,《中外文學》29卷2期(2000年7月),頁47-68。
  • 黃錦樹:《民國的慢船》,吉隆坡:有人出版社,2019年。
  • 楊儒賓,白適銘,王智明等編著:《人文百年.化成天下:百年人文傳承大展(圖錄)》,新竹:國立清華大學,2011年。
  • 楊儒賓、林啟屏、江寶釵、陳佳銘:〈「乙未仲夏 清談沙龍」——臺灣位置:從民國學術到新儒家(對話實錄)〉,《中正漢學研究》第25期,2015年6月,頁233-260。
  • 楊儒賓、胡曉真、吳冠宏、林啟屏、江寶釵、謝明勳:〈己亥立夏 清談沙龍─百年五四‧文化台灣(實錄)〉,《中正漢學研究》第36期,2020年12月,頁223-248。
  • 楊儒賓、謝世民、江寶釵、林啟屏:〈「乙未孟冬 清談沙龍」——南渡終點.東亞啟航:《1949禮讚》悅讀會(實錄)〉,《中正漢學研究》第26期,2015年12月,頁323-356。。
  • 楊儒賓:〈1949大分裂與新漢華人文知識的再編成〉,《漢學研究通訊》第31卷第2期(2012年5月),頁7-15。
  • 楊儒賓:〈一九四九與新儒家〉,《鵝湖月刊》第414期(2009年12月)。
  • 楊儒賓:〈一與二:毛澤東與方以智的思考〉,《文化研究》第31期(2020年10月),頁240-245。
  • 楊儒賓:〈中華民國與後一九四九〉,《鵝湖月刊》第416期(2010年2月),頁0-1。
  • 楊儒賓:〈在民國思考「民國學術」〉,《鵝湖月刊》第477期(2015年3月),頁0-2。
  • 楊儒賓:〈明鄭亡後無中國〉,《中正漢學研究》第31期(2018年6月),頁1-32。
  • 楊儒賓:〈面對中華民國〉,《鵝湖月刊》第532期(2019年10月),頁0-1。
  • 楊儒賓:〈專號引言〉,《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16卷第1期(2019年6月),頁I-IV。
  • 楊儒賓:〈當代中國的黎明——解讀晚明思潮論〉,《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16卷第1期(2019年6月),頁1-44。
  • 楊儒賓:〈導論:該禮讚或詛咒--《1949禮讚》的反思〉,《文化研究》第22期(2016年9月),頁210-211。
  • 楊儒賓︰《1949禮讚》,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5年。
  • 詹閔旭︰〈重構原漢關係:臺灣文學裏原住民族、漢人移民與殖民者的跨種族接觸〉,《中山人文學報》第48期(2020年1月),頁73-95。
  • 劉紀蕙:〈與趙剛再商榷:仍舊是關於「中國作為一個理念」以及「社會-運動」的問題〉,《我們需要什麼樣的「中國」理念》。台北:人間,2015。
  • 劉紀蕙主編:〈序論:何謂「中國」?哪裡有「台灣」?〉,《中外文學》八十九年七月第29卷2期(2000年7月),頁17-25。
  • 鍾秩維︰〈設想臺灣人的華語語系觀點:關於「中國」和「共同體」的提問〉,《臺灣文學學報》第34期(2019年6月),頁133-164。
  • 簡錦松︰〈1934-1938年臺灣菁英陳逢源的中國旅行印象〉,《東華漢學》第17期(2013年6月)。
  • 顏訥:〈納中華入臺灣的1949創傷癥候,與發明新臺灣的可能:讀《1949禮讚》〉,《文化研究》第22期(2016年9月),頁242-251。

 

  • Heylen, Ann.” From local to national history: Forces in the institutionalisation of a Taiwanese historiography” China perspectives (2001): 39-51.
  • Heylen, Ann. Legacies of memory and belonging in Taiwan history
  • Taiwanese Identity in the 21st Century, London: Routledge, 2011.
  • Heylen, Ann. Becoming Taiwan: From Colonialism to Democracy, Wiesbaden: Otto Harrassowitz Verlag, 2010.
  • Heylen, Ann. Japanese models, Chinese culture and the dilemma of Taiwanese language reform, Wiesbaden: Harrassowitz Verlag, 2014.
  • Heylen, Ann. “A Sociolinguistic Approach to the Standardization of Taiyu in the Quest for a Taiwan Identity.”  In Chris Shei (ed.) Taiwan, Manipulation of Ideology and Struggle for Identity, London: Routledge (2021):75-97.
  • Heylen, Ann, “Diaries and Oral Histories as Ego-Documents in the Representations of the Taiwanese Nation”  European Journal of East Asian Studies, 19.1 (2020): 48-73
  • Li, Paul Jen-kuei. The Austronesian languages of Taiwan. In William S-Y. Wang and Chaofen Sun, (ed.) The Oxford Handbook of Chinese Linguistic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5):12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