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ademic Lectures

演講活動

Forums and Reading Groups

系列論壇

Interviews

訪談實錄

Academic Lectures

演講活動

Forums and Reading Groups

系列論壇

Interviews

訪談實錄

系列論壇

Forums and Reading Groups

系列論壇目錄
系列論壇

如何思考「他者」——串連古今的視野
根特大學—中山大學國際學術工作坊

 
  當代人文領域正屬於轉折時刻中,人/物、自己/他者、內/外、古/今的框架不斷地被思考。在跨學術領域、跨界、跨時代的基礎上,自己與他者、人類與異類、人與環境等在不同文化及時代中,古今中華人文對「他者」的理解和詮釋經過什麼變化?探討此議題必須考慮從古到今「異」跟「己」之間的多樣關係——張力、拉扯、吸納、涵融、溝通等,是本工作坊聚焦「他者」為核心概念探索的方向,以思想、文學、佛學等三種研究領域,探討「他者」在古典及近現代文獻的詮釋歷史、意義與價值。
 

工作坊陣容

如何思考「他者」——串連古今的視野 中山大學—根特大學國際學術工作坊
日期:2024年4月11日(四)-12(五)日
地點:國立中山大學文學院七樓LA7006、LA8004

邀請學者 :
國外:
Prof. Bart Dessein, Faculty of Arts and Philosophy, Ghent University
Prof. Ann Heirman, Faculty of Arts and Philosophy, Ghent University
Prof. Mieke Matthyssen, Faculty of Arts and Philosophy, Ghent University, online

國內:
涂艷秋 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
越建東 國立中山大學哲學研究所
顧永光 Joern Peter Grundmann 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
謝薇娜 Severina Balabanova 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

主辦單位:
國立中山大學文學院
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
國立中山大學人文研究中心
「跨文化共生國際漢學」潛力國際研究群

「跨文化現代性:啓蒙與其挑戰」國際論壇
Transcultural Modernity: Enlightenment and its Contenders An Internationa

上一篇
下一篇

議程

「跨文化現代性:啓蒙與其挑戰」國際論壇
Transcultural Modernity: Enlightenment and its Contenders
An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時間Date: 2023年11月 23-25日November 23-25 (Thursday-Saturday )
地點Location: 國立中山大學文學院 National Sun Yat-sen University,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 LA7006, 8004
Organizer: 國際漢學平台在中山The Global Sinology Forum at NSYSU, 國立中山大學文學院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NSYSU
召集人 Forum Convener:莫加南Mark McConaghy(國立中山大學National Sun Yat-sen University)


Day One 11月23日(四)November 23 (Thursday):
Modern Chinese Counter Enlightenment: Affect Reason and the Transcultural Lexicon Reading Group

Morning Session:Enlightenment & Counter-Enlightenment
時間: 9:30-12:00
地點:文學院七樓LA7006

Speaker:
彭小妍Hsiao-yen Peng(中央研究院 Academia Sinica)
Reading Leader :
何重誼Jean-Yves Heurtebise(輔仁大學Fu Jen Catholic University)
Jean-Marc Lévy-Leblond (尼斯大學University of Nice Sophia Antipolis)


Afternoon Session #1: Vitalism (in Europe and its Chinese reception):
時間: 13:15-15:15
地點:文學院七樓LA7006

•Reading Leader:
•戴立協Michel Dalissier(金澤大學Kanazawa University)
•Anatoly Detwyler(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Afternoon Session #2:“Affectivism”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hilosophy, Art, and Science
時間: 15:30-17:30
地點:文學院七樓LA7006

•Reading Leader:
•崔文東CUI Wendong (香港中文大學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丘庭傑Kevin Ting-kit Yau(香港中文大學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Day Two 11月24日(五)November 24 (Friday) :
Transcultural Studies Forum

地點: 文學院八樓LA8004

Morning Session
時間: 9:00-12:00
地點:文學院八樓LA8004

•CUI Wendong
•Kevin Ting-kit Yau
•歐陽開斌Kaibin Ouyang (清華大學Tsinghua University)

Afternoon Session
時間: 14:00-17:00
地點:文學院八樓LA8004

•Anatoly Detwyler
•Michel Dalissier
•林毓凱Carlos Yu-kai Lin(國立中山大學National Sun Yat-sen University)


Day Three 11月25日(六) November 25 (Saturday) :
Transcultural Studies Forum

地點: 文院LA8004

Morning Session
時間: 9:00-12:00
地點:文學院八樓LA8004

•Jean-Yves Heurtebise
•Jean-Marc Lévy-Leblond

論壇回顧

【「跨文化現代性:啟蒙與其挑戰」國際論壇】活動回顧
文/謝佳蓉
 國立中山大學文學院教育部標竿計畫「跨文化漢學之島:國際漢學平台在中山」於112年11月23- 25日,舉辦「跨文化現代性:啟蒙與其挑戰」國際論壇。
 第一場次,#彭小妍兼任研究員 此次演講的主題為「大分歧與跨文化」,討論科學與人文的關係(1922~1923年間)。《現代中國反啟蒙:唯情、理性與跨文化語彙》一書闡釋講者之人生觀學派觀點。科學家與文學知識分子說著不同的語言:科學家將文學作品中之情緒、情感,以量化之方式呈現;但對於文學家來說,量化實則不具有多大意義。哲學家方東美打破這種不同學門無法產生連結的問題。方東美討論西方詩作如何反應詩人的人生觀與世界觀,他擅長跨越各種學門,撰寫雪萊、希臘哲學、希臘悲劇。講者指出,倘若受限於自身之學派,容易流於自我中心,此問題顯見於人文研究、甚至科學研究中。跨文化研究並不代表不需要專業能力,也不代表沒有主體性。相反的,自我本身並非停滯不前,往往因為與他人的連結而隨時在改變。跨文化研究需去除本質主義之二分法,因此種分類法無法使人了解不同文化之本質。最後,講者指出,學習其他語言、閱讀不同領域之文章,與多加溝通交流,也許是跨文化的首要方式。
 #何重誼副教授 Modern Chinese Counter-Enlightenment: Affect, Reason, and the Transcultural Lexicon(現代中國反啟蒙:唯情、理性與跨文化語彙)一書由香港大學出版社於今年出版。閱讀此書之前,須了解二十世紀早期在文化、政治、歷史上,有著與過去截然不同的獨特性。此時期科學、藝術、政治、地緣政治的變化程度,至今,我們仍然尚未接受這樣的改變。講者接著指出書中前言「當啟蒙的論點強調理性的力量,反啟蒙則著重整個國家的情感培養重要性,以解決中國的問題。反啟蒙強調情感的能力,這個觀點因德勒茲於一九八○年代對於史賓諾沙之研究而著稱」,並加以闡釋。
 第二場次,#戴立協副教授 「跨文化語彙」在彭教授的書中,指的是有關術語、翻譯的問題與文字。講者提問,何謂文化?何謂跨文化?跨文化意味著超越(transcendence)、轉換(transduction)或者有其他意義?這些觀念上的語彙是讀者必須建構的。講者提出,彭教授是否曾受到德希達的影響。因,當文中論及二分法、去二分法,令人聯想到德希達的解構論點,這未必是彭教授原先的安排,僅是講者較為廣泛的提問。
 #Anatoly Detwyler助理教授 第三章概述現代中國知識分子的歷史、文學歷史。張東蓀於一九一八年連載其譯作,亨利·柏格森的《創化論》。該譯作之重要性為:其一,此作確立了creation [創造]一詞,在較廣泛之反啟蒙話語中,為關鍵字與中心思想。其二,此譯作有助於啟發文學團體之組成,「創造社」於此譯作出版幾年後成立。其三,此譯作有助於在中國現代哲學寫作中強化Heart-Mind[心]此觀念。毛澤東早期作品、新儒家、徐復觀、茱莉亞·克莉斯蒂娃(1960年代後期),均可稱受此觀念直接或間接影響。其四,此譯作為跨文化語彙的典範。它闡明在一個文本與其他語言中思索的複雜性,例如改編、協作、對話、誤譯、挪用。其五,本章探究《創化論》譯本與其影響,梁啟超等人物,有助於揭示科學、人生、形上學、抽象化(1920年代早期)等主題與思想的細微差別。
 第三場次,#丘庭傑講師 第二章介紹一九二○年代早期在中國的美育運動,被視為一項極具意義的知識分子與文化運動。美育運動的目的是透過美感經驗,來培養美德(良好的感性與道德性格)。此章討論中國知識分子,如王國維、蔡元培、吳稚暉,如何在中國的背景下,銜接歐洲與日本之美學理論。一九一○年代王國維與蔡元培將美育引進中國,彼時受到藝術學校之教師與學生的支持。
 #崔文東助理教授 第五章「唯情論:直覺與情感流動」。儒家的傳統中,有《易經》(變、宇宙人生、情)、陽明心學、仁學。反啟蒙思潮中,有Henri Bergson的創造、生命、綿延。對於朱謙之的〈唯情論的起源〉,彭教授指出「qing這個概念,或情感,如同朱謙之觀念中的情感流動,並非僅僅是情緒或愛情。而是,宇宙的本質」。
 第四場次,#崔文東助理教授 崔教授之論文題目為“Chinese Resonance with Counter-Enlightenment: Lu Xun, Herder, and Eucken”。〈摩羅詩力說〉不僅僅是魯迅的文學宣言、文學評論,也是世界文學歷史的微型。在日本就學時,魯迅有機會接觸德文作品、世界文學雜誌等,《域外小說集》(Wilde and Other Authors: Foreign Famous Stories),便由魯迅與周作人編纂而成。Johannes Scherr《世界文學圖史》(Illustrierte Geschichte der Weltliteratur),雖並非〈摩羅詩力說〉的直接材源,然而,鲁迅透過借鑒德語世界文學史的書寫思路,為〈摩羅詩力說〉確立論述框架。
 #丘庭傑講師 〈美育思潮的跨文化脈絡探索:從幾則個案談起〉,第一個個案為蔡元培在早年(1900~1907年)的翻譯;第二個個案為俞寄凡與翻譯。蔡元培早期譯介Raphael Gustav von Koeber《哲學要領》(1903年出版)、井上圓了《妖怪學講義錄》、Friedrich Paulsen(新康德主義者)《哲學大綱》。Raphael Gustav von Koeber是Rudolf Christoph Eucken的學生,Koeber在德國學過音樂史、美學,在日本教書長達二十年,其學生西田幾多郎、田邊元、阿部次郎、安倍能成,皆是美育的推動者。
 #歐陽開斌助理研究員〈海灘上種花:徐志摩論精神生活〉:一、五四跨文化反省與研究的視角下進行個案探索;二、德國哲學家Rudolf Christoph Eucken的「精神生活哲學」作為參照,介紹他的在五四跨文化演說的過程;三、討論徐志摩與Eucken「精神生活哲學」的呼應;四、結論。詩人徐志摩是五四反啟蒙運動在文藝界的先鋒,他與他的老師梁啟超、北大校長蔡元培的新文化運動理念是更為契合。
 第五場次,#戴立協副教授 “Gadamer on Comparison, Hermeneutics and Translation” 我們的談論圍繞在跨文化研究,而我的演講著重於Hans-Georg Gadamer。當我們論及跨文化研究,有許多可能的研究對象,第一、Henri Bergson,講者並不同意Bergson足以被列為跨文化研究的研究對象。在彭教授的著作第八十七頁中,Bergson唯一談及東方的是佛教:「Bergson對於佛教有興趣」。但實際上,中國人所了解的冥想與Bergson所認為的截然不同。Bergson的哲學看起來是東方的,然而並非如此。
 #林毓凱助理教授 “Political Discourses in Hong Kong: A ‘May Fourth’ Perspective” 在二○一九年香港抗爭中,援引天安門事件經常是闡明香港抗爭發展的隱喻。這樣的類比製造出一種緊急之感,容許立即的政治動員;這樣的類比亦促進悲觀主義與宿命論之感,直指末日的香港,僅能以激進的革命來處理。鑒於「天安門隱喻」的限制,此論文再度挪用「五四」以勾勒香港的社會運動歷史,表明五四運動在香港歷史中被討論的方式:在兩股不同但重疊的趨勢中擺盪,其一,強調「五四」的意義在香港的殖民歷史中歷史性的改變,偶然性,不一致性;其二,在香港不斷變化的政治事實中,關於五四特定思想或理想的持續性與普遍性。這樣的觀點指向一個文化空間,可以被香港支持民主陣營與更廣泛的中國自由社群所共享,因而將促進對話與合作。
#Anatoly Detwyler助理教授 “Cinematic ‘Hot Noise’: Affect and Unreason in Neoliberal Postsocialist China” 講者所要討論的電影是一九九四年上海、香港電影公司的聯合製作。講者提問:熱鬧(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熱鬧」的感官體驗)與現代奇觀的關係為何?後者為,當社會自我進入一種個體化與異化的觀眾,受惠於無止盡的商品化的影像中的歷史性重構。即便「熱鬧」本身被描述為「壯觀的」與「好看」,它的具體與身歷其境的特質在於現代觀眾不感興趣的位置。著名的例子是那些孤獨的身影,像是班雅明筆下的遊盪者或窺視癖的電影院常客。
 第六場次,#何重誼副教授 “The Sino-French Inception of Transcultural Modernity: An Archeology of Early 20th Century Chinese Intellectuals’ Interest in Bergsonism” Henri Bergson的生機論哲學與二十世紀早期中國思想家的跨文化相遇,他們意在克服令人窒息的傳統負擔,但不拋棄普世價值。這樣的跨文化相遇,是發生在人類精神歷史上,能與在亞歷山大時期的希臘化文化與印度犍陀羅國文化、安達魯斯時期的中世紀基督教學者與阿拉伯希臘羅馬哲學翻譯家與評論家、唐宋時期佛教與新儒家哲學家等等,相提並論的知識與文化交流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然而,這樣的交鋒並非在真空中發生的。實際上,因為有了先前始於法國十七世紀Libertine思想家的單方面與互惠性的反應與影響等的知識份子活動,這樣的交會才可能發生。中法交流的歷史於焉展開。
 #莫加南主任 “Sinology as Cultural Materialism: Understanding Contemporary China’s Traditional Cultural Renaissance” 考量到一九七○年代晚期中華人民共和國改革與開放以來所經歷的巨變,最重要的一項(但不甚受重視的),是這個國家回歸到其文化傳統(意即,儒家、佛教、道教),作為國家極其重要的論述、公共教育、與國家認同一部分。自一八九五年嚴復介紹Herbert Spenser的社會達爾文主義給中國讀者,儒家思想作為形而上學與政治系統在二十世紀受到強烈批評,到了五四時期與其後更為加劇。

「臺灣新道家與跨文化莊子學」工作坊

上一篇
下一篇

工作坊陣容

「臺灣新道家與跨文化莊子學」工作坊
日期:11月3日(星期五)
時間:上午9:00-18:00
地點:國立中山大學文學院七樓LA7006
參加人員名單(依姓名筆劃排列)

 

會議主持人 :
賴錫三 國立中山大學文學院院長

 

分場主持人:
石井剛 日本東京大學大學院綜合文化研究科教授
任博克 美國芝加哥大學神學院教授
陳 贇 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教授
楊儒賓 國立清華大學哲學研究所教授

 

發言人:
王玉彬 山東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教授
朱金晶 江蘇南京大學中國思想家研究中心副教授
李志桓 浙江海洋大學師範學院中文系博士講師 
林明照 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莫加南 國立中山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兼人文中心主任
張玄俊  日本東京大學大學院綜合文化研究科研究生
張政遠 日本東京大學大學院綜合文化研究科副教授
陳康寧 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約聘助理教授
陳雅萍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副教授
陳慧貞 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博士後
彭小妍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兼任研究員
廖育正 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
劉仕豪 日本東京大學大學院綜合文化研究科修士
蔡岳璋 國立清華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兼任助理教授
蔡善妮 國立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暨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
鍾振宇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副研究員

工作坊回顧

 
【「臺灣新道家與跨文化莊子學」工作坊】活動回顧
 
 國立中山大學文學院教育部標竿計畫「跨文化漢學之島:國際漢學平台在中山」於11月3日,舉辦「臺灣新道家與跨文化莊子學」工作坊,邀請國立清華大學哲學研究所楊儒賓講座教授、美國芝加哥大學神學院任博克教授、東京大學綜合文化研究科教授暨東亞藝文書院石井剛院長、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陳贇教授擔任分場主持人。
 第一場次,#張政遠副教授 藉由楊儒賓《五行原論》為基礎,希望有別於日本學者和辻哲郎《風土》或法國學者貝爾克(Augustin Berque)的「風土學」(mésologie),嘗試探究並深化「風」、「土」在東亞語境下的意涵。#陳雅萍副教授 則以無垢舞蹈劇場《花神季.夏影》連繫德勒茲和瓜達希所提出的「生成存有學」(the ontology of becoming),在分析「緩」的功夫和脊椎呼吸法的過程中,找到生命體真正的情動力。#廖育正助理教授 以《莊子》、《列子》探討道家的械觀,誠如「械」有暗指「命」處在因果序列之意,但洞見慣性,自然能推翻「機械/機事/機心」必然相通此一邏輯,而心法當以「遊/忘」為工夫。#蔡岳璋博士後研究員 比較熊十力與鍾泰的哲學進路,尤其針對其橫跨四十年的學思交往,發現兩人相應啟發之處。隨後根據《莊子發微》、《體用論》審視熊、鍾在判斷理解《莊子》和「體用論」上的差異。
 第二場次,#林明照教授 試以《莊子》中的語言悖論,探討其蘊含的政治修養論。尤其關涉到三個議題:自身如何擁有治國的主體條件?自身如何在政治場域中生存及面對眾多他者?最後體現在政治場域中的生命價值與德性轉化。#陳康寧助理教授 藉由列維納斯(Emmanuel Lévinas)與《莊子》進行跨文化對話,揭示兩者皆批判德希達(Jacques Derrida)所謂「光之暴力」、主體暴力與同一化思維,接續開展「他者倫理學」。同時關注《莊子》的美學技藝,轉出其當代性之意涵。#蔡善妮助理教授 主要談莊子「藏天下於天下」聯繫伊瑞葛來(Luce Irigaray)關注自身情態(self-affection)所趨的「二」以及「流體」(fluid)等概念,用以思索主體之間的相互關係,並找尋彼此能共存的液態空間。#莫加南主任 談論臺灣跨文化莊子學第三波思潮,其意義不啻傳統儒釋道會通,亦牽涉德國身體現象學、法蘭克福學派、當代美學等理論。更有甚者,是回應以資本主義為主的政經體系,激起一種「現代性變革」。
 第三場次,#彭小妍研究員 認為朱利安的「間距」(l’cart)、「之間」(l’entre) 概念雖不乏討論,但仍可據此襯托出跨文化接觸的特性,進一步深化跨文化理論,同時連結「庖丁解牛」寓言之理,找到跨越、過渡「之間」的可能性。#張玄俊研究生 引介京都學派哲學家西田幾多郎所提出的「純粹經驗」,並試圖結合當代新道家的氣論思想,提供理解「純粹經驗」的一種可能途徑;同時關注西田後期思想的身體論,其實已從莊子提取了思想資源。#鍾振宇副研究員 談論莊子的「虛隱政治學」,不再追求形上的超越,而即在人間選擇讓出空間。他指出虛隱政治學探問「道『與』政治」的關係,重點在「與」,導引出「共在」(Mitsein)和「在世存有」(In-der-Welt-sein)的意涵。#劉仕豪修士 觀察《伊索寓言》、《莊子》、《今昔物語集》等經典著作,經常以寓載道,甚至有大量將動物人格化後的對話描寫,因此他試圖從敘事學角度切入,找到如何從結構中「感受當刻的經驗交流」,而得寓言之理和體道法門。
 第四場次,#王玉彬教授 主要探究兩個問題:一是究竟如何在氣化、物化、身體運作的視域中恰當地解釋與「心」相關的諸現象?二是「跨文化莊學」所資藉之「跨文化資源」究竟在何種意義上參與了或影響著「跨文化莊學」的脈絡生成?#朱金晶副教授 首先對比兩岸在莊學研究上的差異,大陸盡可能恢復先秦道家「思想史」原貌,跨文化莊子學則以「哲學詮釋」,對應臺灣當下的學術、文化和政治語境;同時分析跨文化莊子學的代表學者們如何回應西方哲學觀點等議題。#李志桓講師 著重在莊子如何思考社會生活中的差異與共存,故針對「和而不同」,他指出「和」字的古典語義,本身即具有差異;而「德者,成和之修也」也要在知曉自我與他人之間的差異後,才有不斷「物化」的生命力。#陳慧貞博士後研究員 關注跨文化莊子學在倫理方面,如何面臨儒家規範性倫理的挑戰;在修養層面,則藉由氣論、冥契主義、傅科修養論、尼采幽暗美學等進行對話。最後串聯各種思想資源,揭示主體「力量」之弔詭關係性的辯證思考。
 賴錫三院長表示在因緣際會下,與日本、美國、兩岸的學者有許多交流的機會,邀請他們參與跨文化莊子學的討論,除了哲學探討,也將身體、舞蹈和藝術的轉化,一併加入議題當中。然而跨文化莊子學尚未蓋棺定論,還有持續發展的空間,因此待《公民道家》成書出版,將許多問題議題化、公眾化,也會讓跨文化莊子學有更複雜而豐富的辯證歷程。

乃知兵者為兇器:冷戰時代的共生文藝
To Know the Soldier as Violent Instrument: Literary Arts of Co-Becoming during the Cold War Period

上一篇
下一篇

《二十世紀的悲傷:陳世驤與楊牧的「時代」》講座

日期:2023年10月23日(一)
時間:上午10:00-12:15
地點:國立中山大學文學院八樓LA8004

演講人:
鄭毓瑜 Yu-Yu Cheng
(中央研究院院士暨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講座教授兼文學院院長)

回應人:
楊儒賓 Rur-Bin Yang
(國立清華大學哲學研究所講座教授)
陸敬思 Christopher Lupke
(加拿大亞伯達大學東亞研究學系教授)
李育霖 Yu-Lin Lee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兼副所長)

 
  《二十世紀的悲傷:陳世驤與楊牧的「時代」》講座由鄭毓瑜院士率先發表,分享她於2021年夏天在楊牧西雅圖家中,發現陳世驤致楊牧的十六封信,引發她欲藉由陳世驤與楊牧之間的書信往來,探索彼此學術論著背後的發想與撰述的意圖。如陳世驤的「抒情傳統」如何從反思中國古代文學無「敘事長詩」出發;以及楊牧承繼陳世驤,帶有憂患意識地重構史詩,都帶有「乃知兵者為兇器」的體悟。
  回應人楊儒賓教授談到他閱讀詩經,與楊牧的詮釋不謀而合並多受啟發,同時肯定陳楊二人作為1949年之後的兩種反抗路線之一,與徐復觀等人的觀點多相契應。陸敬思教授談論到楊牧在師友的交往互動關係,如在藍星詩社或柏克萊大學所受到的種種影響,都對其有極為重要的意義。李育霖研究員談及他對座談題目中「悲傷」的看法,亦藉由比較文學的觀點,試圖釐清楊牧創作在台灣的發展,以及他對現代詩或詩學傳統的貢獻。
 

冷戰現代主義文學

日期:2023年10月23日(一)
時間:下午13:30-16:00
地點:國立中山大學文學院八樓LA8004

論文發表人:
李育霖 Yu-Lin Lee
陸敬思 Christopher Lupke

討論人:
鄭毓瑜 Yu-Yu Cheng
王智明 Chih-Ming Wang
(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副研究員)
張錦忠 Kim-Tong TEE
(國立中山大學外國語文學系退休教授兼約聘研究員)

 
  「冷戰現代主義文學」,論文發表人李育霖研究員發表關於楊牧「詩關涉(poetic referentiality)」的概念,即翻譯文學應考量作品的「體格」、「姿態」、「意義」等,更強調其本身的文化面向。此觀點進一步導引出「文化關涉」、「共同關涉」,體現人與歷史、文化之間的複雜網絡。陸敬思教授撰述〈歷史與現代的激戰:王文興家庭內亂與冷戰時代下的個人興起〉,試圖理解為何王文興長篇小說《家變》有著獨特的敘事線,並且試著透過該小說思考後殖民與世界文學之間的關係與格局。
 討論人鄭毓瑜院士藉由楊牧具體的詩作來回應,例如〈有人問我公理與正義的問題〉及其關連到時間的詩作,來探討楊牧對於各種歷史「時間」的看法。王智明副研究員引用夏濟安如何從浪漫主義到反戰主義的轉變,觀察楊牧在抒情傳統中,其詩為何往往透漏一股知性。張錦忠教授認為《家變》好比卡夫卡《變形記》,藉由主角的變形,逐步呈現形式和語言上的分裂,也帶出種種作者要呈現的衝突議題。
  在自由討論環節,諸位學者繼續討論世界文學與地方文學之別,以及楊牧將〈中途〉作為《奇萊後書》終章,似乎帶出「中/終」異同。賴錫三院長指出楊牧的寫作中似乎有另一個時間向度出現,打開原有的歷史判斷的限制包袱。李育霖研究員認為文學自有台灣源流,呈現當下社會的文學風貌,但很多面向不應侷限於在地的討論。最後,楊儒賓教授表示許多經典在何時發揮作用尚未可知,但在歷史中終將檢證其成就經典的精彩之處。
 

在邊緣與中心之間的美學

日期:2023年10月24日(二)
時間:上午9:00-12:00
地點:國立中山大學文學院七樓LA7006

論文發表人:
邱怡瑄 Yi-Hsuan Chiu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助理教授)
張錦忠 Kim-Tong TEE
王智明 Chih-Ming Wang

討論人:
莫加南 Mark Frederick McConaghy
(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兼人文研究中心主任)
陸敬思 Christopher Lupke

 
  邱怡瑄教授藉由「讀之令人不快」的詩,帶出古典詩歌現代性變革的起源,以及戰爭漢詩的質素。她所發表〈詩史,在和平與戰爭之間〉一文,不僅整理了中日戰爭詩歌傳統的比較,也從甲午戰爭、二戰談漢詩與「國運」升降的關係,更介紹漢詩外交此一現象。
  張錦忠教授以白垚詩作,探討危機時代下的南洋抒情模式。透過白垚在大學時期的詩社經歷,參與友聯社的文化事業、《學生周報》和《蕉風》的編輯工作,以及介紹他的詩作與詩觀。揭示白垚有著行動主義、文學理念、創作實踐等三種向度,以喻回應危機時代應有之特質。
  王智明副研究員以改革開放為起點,藉由中國電視劇研究中國如何進入當代,其過程又對中國造成何種影響。他表示「文化總會保留一種去政治化的想像,作為其政治性的表述。」然而透過劇中小人物呈現其對世界的理解,也表現出當代中國與西方極其差異的想像與建構。
 

兵者,凶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

時間:下午13:30-16:30
地點:國立中山大學文學院七樓LA7006

論文發表人:
賴錫三 Hsi-San Lai
(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兼文學院院長)
楊儒賓 Rur-Bin Yang

討論人:
李育霖 Yu-Lin Lee

莫加南 Mark Frederick McConaghy

 
  兵者,凶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引用老子語為題,重新思考戰爭或後戰爭形式的意義。賴錫三院長重新解讀老子思想,試著回應「以巴衝突」。例如釋「道」:如何解開意識形態鬥爭,提供共生價值多元的道路;釋「帝」:造神之宗教史幾近於戰爭暴力史,唯將上帝解實體化,才能讓宗教和解;釋「兵」則提醒到:無論創傷或仇恨都會造成「其事好還」的不斷對立,應避免以「正義」為名興燃烽火。
  楊儒賓教授反省二二八事件雖已成為公共敘述,應有議題化、清晰化的整理,但「該事件的死亡人數及受害成員的族群、職業之分布等等,卻仍多曖昧不明」;對於轉型「正義」之難,也回涉歷史情境而有更繁複的思考脈絡。楊教授也介紹到二二八受害者之一的林茂生,透過書法詩歌收藏與陽明學情懷,深入瞭解他的文藝面向,似乎在知識分子難以逃脫的命運中,看見藝術與正義的另一種連結。
  李育霖研究員指出這場論壇不只有知識與學術上的交流,而有更多情緒上的感動,尤其從動盪時代重觀文明理念與政權的交錯,複雜度很高。王志明副研究員也表示有些情感是學術論文很難乘載傳達,透過交流能對議題有更好的掌握。
 

共生與音樂

時間:下午16:30-18:00
地點:國立中山大學文學院八樓LA8001

表演者:
陳鈺雯 Yu-Wen Chen
(國立中山大學音樂學系副教授)
林瑩茜 Ying-Chien Lin
(國立台南藝術大學音樂學系助理教授)

中山大學音樂系學生:
李沛軒、鄭宇均、黃珂雲、胡瑋庭、程思萍、林芳宇

 

  陳鈺雯教授、林瑩茜助理教授,以及中山音樂系李沛軒、鄭宇均、黃珂雲、胡瑋庭、程思萍、林芳宇等多位師生共同演繹。陳教授先後介紹易沙意、蕭士塔高維奇、德布西、梅湘等四位音樂家的生平與作品風格,反映戰爭期間如何面對壓抑、暴力、鬥爭與期待救贖的複雜情感,並在演奏中憑藉旋律節奏的動靜輕重,譜畫出戰爭與音樂微妙共振的印跡,亦留存本次論壇值得反覆聆聽的餘韻。

臺灣小說中的社群、宗族與批判: 國立中山大學「臺灣文學」雙週工作坊
Community, Kinship, and Critique in Taiwanese Fiction:A Two-Week Workshop at National Sun Yat-sen University

上一篇
下一篇

課程介紹

榮譽訪問學者:陸敬思 Christopher Lupke

目前為加拿大亞伯達大學東亞研究學系教授(Professor, Department of East Asi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Alberta,Cananda),曾在2021年8月參與國際漢學平台舉辦「《思考中華民國》國際論壇」活動,日前受邀從加拿大來到臺灣中山大學開課,將注入中山大學新的學術活力。

課程場次     

  2022/11/07(一) 09:00-12:00 

  2022/11/11(五) 09:00-12:00

  2022/11/14(一) 09:00-12:00 

  2022/11/18(五) 09:00-12:00

使用文本

李喬《寒夜三部曲》 Li Chiao  Wintry Nights

黃春明《短篇小說》 Huang Chun-ming  Short Stories

李昂迷園》 Li Ang  Mystery Garden

王拓《金水嬸》 Wang Tuoh   Jin Shuishen

王文興《家變》 Wang Wen-hsing   Family Catastrophe

白先勇《孽子》 Pai Hsien-yung   Crystal Boys

張大春《野孩子》 Chang Ta-chun   Wild Kids

駱以軍《遠方》 Lo Yi-chin   Faraway

報名連結

課堂實錄

上一篇
下一篇

2022/11/07(一) 09:00-12:00 

  第一堂的導論課,除了本地學生外,更有來自美國、越南、法國、烏克蘭等地為台灣文學慕名而來的學生共同參與,藉著陸教授的引導並與台灣同學進行雙語的文化互動。在介紹何謂宗族時,教授以「孝」內部的正反面概念,與祭祀祖先、生兒育女的東亞共同文化相互串連,讓此一在台灣「眾所週知」的概念與西方社會的家庭概念比較,進而帶出台灣小說在角色人物結構上是如何與眾不同,更因文化的緣故,文學的親情、夫婦衝突也有所不同,使同學重新發現自身文化的特殊之處,同時也促進了外籍學生對於台灣文化的了解,試圖以雙語課堂促進國際交流,與增進台灣文學被國際看見的可能性。

 

2022/11/11(五) 09:00-12:00

  第二堂課,則是輪到經典父子衝突的王文興《家變》與白先勇書寫同志族群衝破限制的慶祝與對人類失落哀詠的《孽子》兩部小說,老師首先簡介王文興與白先勇同為台大外文系同學與現代主義雜誌《現代文學》的背景,但老師則要求大家試圖去想為什麼這兩部作品可以作為現代主義的傑作?內容形式上的差異為何?《家變》的特殊在於其以數字及字母編排敘事時間,讓敘述變得更為複雜。在兩篇小說中,都展現的非典型的家庭關係,一是希望父親趕快死掉的兒子,與被逐出家門在新公園找到新父親的兒子,連結到上回講到的不孝在傳統概念就是不結婚生子,同志在其身份認同上則因此遭受到妖魔化與排斥,同學也很快的連結到台灣的同性婚姻與傳統價值的碰撞,甚至是不同世代的碰撞。因此,台灣在家庭上也不總是一致的模式,而是有很多不同的可能。

 

2022/11/14(一) 09:00-12:00 

  從一個非典型家族,回到傳統的家族書寫,李喬書寫家族史與台灣客家移民史的傑作《寒夜三部曲》則是這堂課第一個關注的焦點,老師首先介紹客家人在中國的遷徙史及客家語言的認同,促使客家人稱為既團結又保守的一個族群,家族的緊密連結的深深的刻畫在《寒夜三部曲》的角色之中,在課堂上同學也問到為何是以「大河小說」的形式來書寫家族史,老師則論及到從源頭的法國到日本,再從日治時期台灣文學的嫁接成為台灣作家書寫歷史題材時時常使用的一個框架。接著再到《看海的日子》,黃春明寫出面臨邊緣與跨世代關係所壓迫的妓女其坎坷的身世,到後來否極泰來的人生,老師提及黃春明小說非常擅長描寫這類的小人物,並從這些小人物中見微知著,理解台灣當代家庭的困境及階級差異,其人物風景是當代台灣作家中少見的傑作。

 

2022/11/18(五) 09:00-12:00

  來到最後一堂課,老師要大家發揮工作坊從做中學的精神,由第一堂課的分組,分別針對李昂關於錯綜複雜父女關係的《迷園》、王拓以其母親為藍圖的母性書寫《金水嬸》、與駱以軍描繪一個任性兒子試圖將父親帶回台灣的《遠方》。老師試圖透過提問來促使同學思考,這三部小說如何串接到這次的主題「孝」與「親屬『關係,在報告中有同學從《迷園》中的白色恐佈背景與自己外公的遭遇做對比,使小說更貼近生活。也有同學以英文發表試圖追問《遠方》是否就是台灣的當代國族寓言,並從小說中的敘述發現小說家如何與《神隱少女》、《目連救母》與《百年孤寂》等不同文本互動,同時來自美國的同學更挑戰閱讀《金水嬸》並針對內容做出的精闢見解,也讓在場同學相當讚賞,事後也讓這位同學發現台灣的文學早就具備世界文學的潛力,與其他語系文學相比毫不遜色,透過這次的工作坊也達成的實際目的上的跨文化交流。

 

無窮之道:周夢蝶詩中的台北街景到未境

主講者:陸敬思 Christopher Lupke

  國立中山大學文學院教育部標竿計畫「跨文化漢學之島:國際漢學平台在中山」除邀請加拿大亞伯達大學東亞系陸敬思教授開設臺灣文學工作坊外,更邀請陸敬思教授以「廣大無窮的道路:周夢蝶詩中的台北街景到未境」講授六七零年代的台灣現代詩歌史。

  首先,陸老師以詩人的荒誕為開始,談及法國作家阿蒙的巨作《馬爾多羅之歌》談論這部作品如何影響著後來二十世紀上半葉出現的超現實主義、現代主義、存在主義與達達主義等諸類學派,相對於馬克思主義者的寫實路徑,從超現實主義與達達主義等學派的詩歌觀之,我們可以知道歷史與景觀是作品中的次要部分,其重點在於拋開這一類的社會事實轉而追求一種更純粹的藝術手法及表現方式,並形成一種認為生活、藝術、創造或有組織的社會是毫無意義弔詭的邏輯方式,這也在後來敞開了對於存在主義的討論,然台灣詩歌亦有這樣的傾向。

  戰後台灣的詩壇主要是以1949來台的外省籍詩人為主,如具軍人身份來台的創世紀鐵三角——張默、洛夫與瘂弦,還有隻身來台的周夢蝶,陸老師說道為什麼這些人會投入現代主義的行列呢?即在大陸時期時期,自五四以來新詩寫作者一直在挑戰的是傳統詩歌的寫作方式,這些詩人則繼承了這樣的寫作方式,而現代主義與其思考的寫作模式相吻合,因而將現代主義納為自己的寫作規範。

  陸老師亦從自己與周夢蝶的交往談及其人生境遇。在周夢蝶來台後,其自此與大陸的家人斷了音訊,且並未真正從戰爭的遺緒中恢復,就落腳在台北武昌街的明星咖啡館門口以販賣書報維生,殘忍的是在八零年代開放兩岸探親後才發現河南老家早已人事已非,而亦是這樣孤獨、困頓的人生境遇使得其詩作試圖與佛道積極對話。然話風一轉陸老師問道,詩人們是如何互動的呢?答案則是透過詩刊。1952年發行的《藍星詩刊》網羅除了周夢蝶外,余光中、覃子豪、鍾鼎文、敻虹、蓉子、羅門等大家耳熟能詳的前輩詩人,這些詩人則介於現代主義與史詩抒情之間,陸老師亦將其與法國象徵主義詩人韓波對舉其徘徊在浪漫主義與超現實主義的情懷。

  最後,老師邀請現場學生一同參與講座,以學生朗誦〈積雨的日子〉、〈在路上〉、 〈川端橋夜坐〉、〈除夜衡陽路雨中候車久不至〉,老師朗誦自己的英文翻譯,來教導聽眾如何從做中學,去欣賞、了解一首詩,並透過英文來重新詮釋許多中文的字詞概念,並透過講解一些翻譯的難處如,語氣詞、「音息」等特殊語彙,除了能夠欣賞中文詩歌之美外,更增添了一份跨文化的氣息,而講座則在這樣的詩歌饗宴氛圍中劃下完美的句點。

 

國外譯者與葉石濤夥伴的在地對談

活動日期∣ 11/19(六) 10:00-12:30

活動地點∣高雄文學館二樓文學沙龍
主持∣莫加南 Mark Frederick McConaghy(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
講者∣陸敬思 Christopher Lupke(加拿大亞伯達大學東亞研究學系教授、《台灣文學史綱》英文版譯者)
與談∣彭瑞金(靜宜大學台灣文學系榮譽教授、《文學台灣》雜誌主編)
特邀∣鄭烱明(文學台灣基金會董事長)、陳坤崙 (文學臺灣雜誌社、春暉出版社社長)
 
❝我們這一代的台灣作家只能算是使徒,我們為後來者鋪路,期待有一天能把後來的人帶進世界文學的潮流裏,確立台灣文學歷史的位置。❞—葉石濤致鍾肇政書信,1965年12月11日
 
作家葉石濤的生命情境與台灣的歷史疊合──1945以前的日治時代、1950年代開始的白色恐怖、1970年代的鄉土文學論戰、1980年代撰寫《台灣文學史綱》、參與《文學界》──即使沿途顛簸,仍扛著台灣知識分子的責任感寫就史綱,為後來者留下資料與暗示,供後進者沿途拾取。《台灣文學史綱》的成書時間在解嚴之時,有其時代意義;內文重心不僅介紹台灣史上的作家,更引介許多鮮為人知的作者,有助於對東亞歷史、世界文學、台灣研究感興趣的讀者。
 
2020年,這本《台灣文學史綱》由加拿大學者陸敬思譯為英文,在隔年以該譯本獲得美國現代語言學會(MLA)學術翻譯獎,是該獎首次出現台灣文學類作品獲獎。美國現代語言學會審查委員會除了肯定陸敬思的譯筆之外,更稱翻譯本書讓英語世界的讀者們認識台灣文學的複雜性,也理解建立台灣文學之時,葉石濤周遭的文學社群、文學媒體與文化趨向。
 
作為一名對台灣文學、葉石濤生命史有濃厚興趣與熱情的外國譯者,陸敬思教授有自己理解《台灣文學史綱》的獨到眼光 ,現場除分享翻譯過程,還將與葉石濤在高雄的幾位重要文學夥伴,進行一場台灣文壇的談天說地。
 
11月,時逢葉石濤97歲冥誕,以及《文學界》雜誌發行後40週年之際。高雄文學館特別邀請自80年代起,和葉老一起守護台灣文學至最後一刻的重要夥伴——雜誌主編/評論家彭瑞金、基金會董事長/詩人鄭烱明,以及當時一肩扛起出版重任的雜誌社長/詩人陳坤崙。和陸敬思教授一起訴說《台灣文學史綱》背後精彩動人的故事。
 
*備註:陸敬思翻譯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 》A History of Taiwan Literature 已於2020年出版,為國立臺灣文學館推廣「臺灣文學外譯房」及進入美國編譯計畫成果。(參考資料:https://reurl.cc/GXENmD
 

道之舞與舞之道
「以身體為方法」工作坊

工作坊議程

工作坊回顧

 
  國立中山大學文學院教育部標竿計畫「跨文化漢學之島:國際漢學平台在中山」與台北藝術大學舞蹈學系、無垢舞蹈劇場於11月4、5日共同舉辦「道之舞與舞之道:以身體為方法」工作坊,希望因循無垢舞蹈劇場和老莊思想哲學的交會可能性,加以展開身體技藝和身體哲學的多元向度。因此11/04由與會者進行座談、論文發表;11/05上午特邀無垢舞蹈劇場首席舞者吳明璟示範「靜坐鼓」,及總排練鄭傑文帶領身體實踐;下午再進行無垢舞蹈座談。
  在座談中,楊儒賓講座教授透過詩經、楚辭與神話創作,發現舞蹈者其實扮演著聯繫天人關係的重要角色;鍾明德教授介紹身體行動方法(Method of Physical Actions) ,說明劇場應該是轉化性的,而非記號學式的劇場;紫藤廬創辦人周渝先生講述與無垢舞蹈劇場創辦人林麗珍相遇的過程,他曾提供贊助、企劃與宣傳,促成林麗珍老師與華岡藝校同學們一場美好的舞蹈演出;無垢舞蹈劇場總排練鄭傑文以實踐者的身分,結合莊子的思想,幽默認為「舞者每天就是在殺牛,都在解剖自己的身體」,以一種更大的感知,連結小我與大我。
  中山文學院賴錫三院長指出莊子繼承巫的傳統,但又有很深刻的轉化,而無垢的作品實展現出「由巫入道」的美學藝術性;陳雅萍副教授剖析無垢《花神季》中的琵琶手、劍士與洞簫手,更看出舞蹈中與莊子生死觀、齊物觀的辯證有極強的呼應;林素娟教授指出咸池之樂的三種體道層次,並認為人有一種知見的渴望,會從音聲律動中探求天道的存在,因而舞蹈的重要性也被凸顯出來了。
  林雅嵐助理教授從儀式與表演的對比,探求表演藝術如何達到「共睦」的狀態,亦如何直抵感覺系統;謝杰廷助理教授留意到無垢舞蹈中「行走」的重要性,指出任何向度、知與未知的交錯,其實都充滿了力量;何怡璉助理教授整合蓋亞假說、無垢《觀》,以及John Cage 的作曲方式,講述一種讓小我退位,從個體到生態的思想轉換;蔡善妮講師也藉莊子水鏡之喻、太極導引對照《觀》,認為個體之內有多重照見,觀照中的身體更有著十字打開的流通尺度。
  莫加南助理教授審視唯物論與跨文化莊子學的對話空間,如何以「氣化主體」轉化資本主義下被商品化的身體,是一大挑戰;陳康寧助理教授提出《莊子》物化與列維納斯「他者倫理」的跨文化對話,並發掘無垢舞蹈的身體美學與倫理意涵。廖育正助理教授留意到無垢舞蹈劇場以布幔營造的神話空間,並讓舞蹈藝術回歸淡泊、和光同塵的「芻狗美學」;蔡岳璋博士後研究員分析莊子中技藝達人的「沉浸式體驗」,並提醒此種體驗覺不是被動感受或自動自發,反而要有凝神之思。
  賴錫三院長指出現代舞找回原初身體與傳統身心功夫修養很有關係,因此特地邀請幾近於修行者的第一身經驗的舞者,敞開對話交織的平台很有意義;陳雅萍教授也認為舞蹈的研究起步較晚,透過臺北藝術大學與中山文學院的交流,以及無垢舞者帶領身體實踐工作坊,必然會有豐富的收穫。

重新思考民國革命的理念與再生:國際系列論壇
Rethinking the Ideals and Afterlives of the Republican Revolution: An International Discussion Series

上一篇
下一篇

中華民國作為共業?—民國與台灣國際論壇
The ROC as a Common Project? A Discussion on the Republic and Taiwan

〈中華民國作為共業?—民國與台灣國際論壇〉

時間:10/7(五)14:00-17:00

地點:國立中山大學文學院7006

主持人:
莫加南 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
Mark McConaghy,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National Sun Yat-Sen University

與談人:
萬毓澤 國立中山大學社會科學院
Wan Yu-ze, College of Social Sciences, National Sun-Yat-Sen University

克禮 美國南方衛理會大學歷史系
Macabe Keliher, Dedman College of Humanities & Sciences ,Southern Methodist University

王智明 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
Wang Chih-Ming, Institute of European and American Studies ,Academia Sinica

汪宏倫 中央研究院社會研究所
Wang Horng-Luen, Institute of Sociology, Academia Sinica

 「重新思考民國革命的理念與再生:國際系列論壇」於2022年10月7日假國立中山大學文學院展開第一場論壇,題目為:「中國民國做為共業?──民國與台灣國際論壇」,邀請多位國內外重要學者蒞臨現場,聚焦「中華民國」為切入點——「中華民國」究竟作為「Common Karma」抑或「Common Project」,進行多元對話與剖析。

 美國德州SMU大學克禮(Macabe Keliher)副教授講題「爭辯中的國家主權:在國家歷史內的流求─台灣論」,他舉《隋書》、《新唐書》、《潏水集》等典籍為例,從隋代迄明代的紀錄中,先後驗證古代的「流中航線」,正是日本沖繩、臺灣島、中國大陸的來回航線,按此或可重新定義臺灣島嶼在歷史上的地位與意義。

    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主任暨社會科學院萬毓澤副院長認為:要如何(不)思考民國,必須考掘社會異質時間性,在中國近現代的線性歷史書寫中另闢蹊徑,才能解放「民國」一詞蘊含的各種潛能;同時提出「自我管理式社會主義(socialisme autogestionnaire)」的思潮與運動傳統,避免再度深陷「大國崛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國家主義/民族主義敘事邏輯。

    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王智明副研究員提到,以人文歷史精神與公共空間內涵為特色的市定古蹟茶館──「紫藤廬」,它是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的高等官舍,也是70年代黨外人士落腳聚集地、藝文人士經常出入的會所,藉此空間,不禁讓人感受到跨越時代乘載之不同歷史經驗,包容廣納不同的聲音,王智明的闡述寄寓微言大義,亦充滿期冀。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汪宏倫研究員認為:臺灣內部對於「中華民國」一詞的理解有著多樣且別異的看法,更往往找不到作為政治共同體的「奠基時刻」,內部分歧似愈演愈烈,因此,「轉化式對話」(transformative dialogue)的重要性自然被突顯出來——人們應嘗試跳脫僵固立場與國族限制,並展開對話,甚且試著欣賞各種燦爛文明的良善理念,才能打破自我認知的僵局。

  國立中山大學文學院賴錫三院長與中國文學系莫加南助理教授都表示,建立起國際漢學平台的用意,即在於提供一個可以海納多元聲音,並讓彼此良性對話的場域,極榮幸能夠邀請到每一位蒞臨的學者與貴賓,為臺灣社會未來的共生,提供更豐厚的思考力量。

民國革命與意識形態統治
The Republican Revolution and Ideological Governance

時間:11/15(二) 台灣高雄 23:00

主持人:

莫加南 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

Mark McConaghy,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National Sun Yat-Sen University

與談人:

齊慕實 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歷史系

Timothy Cheek, Department of History,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李蕾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政府政治系

Leigh Jenco ,Department of Government,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傅士卓 波士頓大學國際關係與政治學

Joseph Fewsmith,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Political Science, Boston University

  來到民國革命線上討論的第二場,以「民國革命與意識形態統治」為題邀請到了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歷史系的齊慕實(Timothy Cheek)教授、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政府系的李蕾(Leigh Jenco)教授以及美國波士頓大學國際關係與政治學系的傅士卓(Joseph Fewsmith)教授進行三方會談,並由計畫主持人莫加南教授擔綱主持。

  齊慕實教授則首先發難,引毛澤東的「人的正確的思想是從哪裡來的?」思考為何中國「治理」的概念如何與西方不同,並講解「教化」此一概念在中國則是政府有責任透過教育來引導大眾,其來自三個傳統,其一是清代的維繫傳統儒家社會的「鄉約」與「宣講」,二是民初孫中山所說的「訓政」,第三則是毛澤東在延安時期所提出的「整風」。齊教授整理出「治理」概念的系譜學理路,並來到當下習近平中國所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治理方法的來歷。

  李蕾教授從其2010年出版討論章士釗如何在民主共和的條件下建立一社會空間論述「平等」,其中所包含治理的概念可追溯至明朝的新儒家,其研究在指出為何在明朝的許多知識份子卻是拒絕了齊慕實教授一開始提出的「教化」觀念,並以馮夢龍的民歌《掛枝兒》、《山歌》等為例,在民間所呈現的是一個與「意識形態統治」不同的關於人的慾望,以及各種下層階級的描述。

  傅士卓教授回應了齊慕實所提出的「意識形態統治」問題,為何此一概念是如此重要?其一是在歷朝歷代中國一直不斷得進行這樣的統治行為,並可以回溯到董仲舒的漢代,傅教授認為除此之外還得加上1911年的辛亥革命一要素,其後繼者民國、共和國仍舊承襲著這樣的傳統來聲稱其統治的合法性。最後,三位教授就彼此論述交換意見,試圖透過交集來重探民國革命於此此時此刻所扮演的時代意義。

 

孫文與台灣:受困寶島如何連結,如何凝聚?
Sun Yat-sen, Pan Asianism, and Taiwan: Inspirations and Alliances for a Colonized Island

時間:11/21(一) 台灣高雄 20:00

主持人:

莫加南 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

Mark McConaghy,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National Sun Yat-Sen University

與談人:

史峻  墨爾本大學亞洲研究所

Craig A Smith, Asia Institut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傅佛果 加拿大多倫多約克大學歷史學系

Joshua A Fogel, Department of History, York University

  來到民國革命線上討論的第三場,以「孫文與台灣:受困寶島如何連結,如何凝聚?」為題邀請到了墨爾本大學亞洲研究所的史峻教授與加拿大多倫多約克大學歷史學系傅佛果教授,並由計畫主持人莫加南教授擔綱主持。

   討論的一開始,史峻教授帶我們回到了1920年代的台灣,從竹內好的理論試圖將泛亞主義與台灣連結,而此一連結則得回到張我軍的〈孫中山先生悼詞〉中出現的「大亞細亞聯盟還未實現」,史峻教授認為此一概念是台灣知識份子接觸泛亞主義的概念是在中日夾縫下,基於殖民條件而發展出來的,並透過泛亞主義來抵抗日本殖民,因而泛亞主義同時是帝國主義的,也是反帝國主義的。

   傅佛果教授則是列舉許多1930年代日本的右翼的政治團體與人物如宮崎滔天、黑龍會的內田良平、玄洋社的頭山滿,或大陸浪人(指的是指自日本明治到二戰結束,以中國、歐亞大陸、西伯利亞、東南亞為主要活動地域,在此居住遊歷及進行政治活動的日本人)如児玉誉士夫、大川周明、樽井藤吉等,其中樽井藤吉寫了《大東合邦論》,而大東指的是日韓兩地,傅佛果教授提及泛亞主義不是只有關乎日本,時常還會有韓國的加入,而此一論者認為如果日韓解決了自身的問題,或許中國亦會加入此一「大東合邦」。而無論是台灣、中國、日本與韓國都觸及了泛亞主義內部的遷徙、流轉與競合,因而論道,跨文化並不得總是從歐美開始,亞洲內部即使一混雜的多元樣貌。《大東合邦論》,而大東指的是日韓兩地,傅佛果教授提及泛亞主義不是只有關乎日本,時常還會有韓國的加入,而此一論者認為如果日韓解決了自身的問題,或許中國亦會加入此一「大東合邦」。而無論是台灣、中國、日本與韓國都觸及了泛亞主義內部的遷徙、流轉與競合,因而論道,跨文化並不得總是從歐美開始,亞洲內部即使一混雜的多元樣貌。

從物到理:時間與空間脈絡下的國家理念
From the Material to the Ideational: State Ideals in Time and Space

時間:11/29(二) 台灣高雄 23:00

主持人:

莫加南 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

Mark McConaghy,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National Sun Yat-sen University

與談人:

徐啟軒 香港理工大學中國文化學系

Brian Tsui, Department of Chinese Cultur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鄭小威 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歷史學系

Zheng Xiaowei, Department of History, UC Santa Barbara

「共生哲學與漢學之島」跨文化國際研討會
Philosophies of Co-Becoming and The Sino-Island:
A Transcultural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上一篇
下一篇

發起宗旨

  自然生生不息,人文多元多姿。人類與萬物,共同居存於蒼穹下、大地上,同屬一家,命運連枝。自然界雖不乏生存競爭,但絕不像人類社會的衝突鬥爭,經常走向零和遊戲(Zero-sum Game)。當今天下,舉凡氣候失調、大地荒蕪、生物滅絕、種族衝突、貧富懸殊、強權惡鬥⋯⋯,或呈現剛強霸凌柔弱,或展示剛強鬥爭剛強。當此之世,我們更迫切需要「共生」的思想運動,以「雙贏」的「無限遊戲」之王道,取代「獨贏」的「有限遊戲」之霸道。共生之道,不否定競爭與衝突,但力求迴避「永不知足」的剛強爭伐﹔共生之道,期待在彼我差異、相依相待的辯證張力中,轉化「一分為二」的生死鬥爭,調節雙方而永保餘地。

  Nature is defined by a dynamic vitalism, and human cultures present a vast plurality. Humanity and the myriad of things exist beneath the vaulted firmament of the universe, on the great land mass of the earth, existing as one family, their fates interconnected. While the natural world is not without competition over survival, such competition does not resemble the conflicts between human societies, which can so often become a zero-sum game. Today, in facing the challenges of climate change, drought, species extinction, racial conflict, economic inequality, and hostile struggle between great powers, we seem to be faced with a reality in which hegemons exert force over the weak, or two hegemons collide directly. At this moment we require more than ever a movement of thought that is generated around the concept of “co-becoming” or “co-existence,” one which mobilizes the kingly way of a “game without limits” in which both sides find ways to cooperatively win, rather than the way of the hegemon, whose “game with limits” can only have a “singular winner.” The Way of co-becoming does not deny the existence of competition, even conflict, but actively works to avoid relations from devolving into a war of force which “can know no end.” The way of co-becoming is dedicated to thinking of how, within the dialectic interplay between myself and the other, grounded in mutual reliance, we can transform relations defined by a “binary” struggle over my life at the cost of your death, or vice-versa, into becoming the ground for a relation of mutuality in which the space exists for both sides to be protected forever.  

  ​中山大學文學院,提出「跨文化漢學之島」的理念與實踐,希望藉此促成「共生」思想的興發運動,為不同的是非立場,搭建對話與轉化的「共生互化」之平台。我們將以臺灣的人文風土、高雄的海洋風韻為據地,一方面,「通古今之變」地對古典漢學資源進行價值重估與持續開採﹔另一方面,「通東西之辨」地邀請跨領域、跨文化的漢學家、思想家們,齊力集思廣益「共生哲學」,讓作為「跨文化漢學之島」的臺灣,在人類的焦慮年代,發揮其可貴的文化軟實力。

  The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at Sun Yat-sen University (Kaoshiung) has promoted the notion of Taiwan as being a “trans-cultural Sino-Island,” which is itself connected to a philosophical ideal and an intellectual practice. We hope to use this notion to promote an intellectual movement dedicated to the concept of “co-becoming,” building a platform to promote dialogue and mutual transformation between different positions on a variety of questions. We take as our ground of practice not only the oceanic rhythms of Kaoshiung as a port city to the world, but the entirety of Taiwan’s humanistic culture. On the one hand, we seek to “dynamically connect the past and the present” by re-evaluating and re-mobilizing Sinology’s traditional resources within our present day. On the other hand, we also seek to “dynamically connect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worlds,” inviting Sinologists and thinkers whose works have crossed intellectual fields and cultural terrains, coming together to think collectively about a “philosophy of co-becoming,” enabling the “transcultural Sino-island” that is Taiwan to, in this era of intense anxiety, express its ever valuable cultural soft-power.

  中山大學文學院將主辦(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東京大學「東亞藝文書院」協辦)「共生哲學與漢學之島」跨文化國際研討會,日期定於2022年7月8日至9日。期能您前來共襄盛舉。此次研討會將環繞在:漢學的古典研究與當代詮釋、跨文化視域下漢學的價值重估、從漢學資源開發共生哲學的潛力、共生哲學的探討與開闢、深度歧見與齊物轉化、一分為二或合二為一的弔詭思維與共生辯證等可能性議題,提供持續思考共生哲學的多重觀點。

  From September 7 to 9, 2022, the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at Sun Yat-sen University, in partnership with the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at the National Central Library and the East Asian Academy for New Liberal Arts at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will host “Philosophies of Co-Becoming and the Sino-Island: A Transcultural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We look forward to all participants attending and collaborating. This conference will revolve around the following core concerns: research regarding the classics of the Chinese world and their modern interpretation; re-examining the value of Sinology understood in transcultural perspectives; developing the potential of a philosophy of co-becoming from out of the resources of the Sinological tradition; exploring the meaning of a philosophy of co-becoming, as well as ways to develop it; how to foster imaginative transformation between deeply imbedded, conflicting positions as well as the myriad plurality of things; a paradoxical form of thought in which a singularity can become a duality, while a unified duality can also become a singularity, that is to say the dialectical dimensions of co-becoming. In staging this conversation, the organizers which to promote multiple approaches and ideas on how to nurture philosophies of co-existence.

議程

開幕

時間:2022/7/8 (五)
地點:國立中山大學文學院7006室

  由國立中山大學文學院教育部標竿計畫「跨文化漢學之島:國際漢學平台在中山」、文學院高教深耕計畫、中國文學系主辦;並由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東京大學東亞藝文書院協辦的「共生哲學與漢學之島」跨文化國際研討會,於2022年7月8、9日,以實體和線上並行形式,隆重召開。  中山大學鄭英耀校長蒞臨會場並惠贈其親題墨寶「共生一體」,拉開精彩序幕,其肯定會議主旨「共生」(Co-existence、Co-living、Co-becomig)在當前時局的重要性,更揮毫賜贈本場會議「共生一體」墨寶,祝願大會圓滿成功,同時帶有台灣可以做為漢學之島──「讓臺灣走向世界、讓世界納入台灣」的期盼。國家圖書館曾淑賢館長表示,國家圖書館挹注大量資源協助國內外學人研究漢學,並長年推動漢學交流平台,中山大學國際漢學平台便是其中之一,館長認為本場會議搭建起對話與轉化的「共生互化」之平台,用心至真至善。文學院賴錫三院長認為人與物類同屬一家、命運連枝,藉由與會學者通古今、中西之變的論講,可以激盪出柔軟化剛強的文化實力,回應時局迫切性課題。中文系莫加南助理教授暨計畫主持人,指出台灣可以擔綱重要的橋樑,連接起諸多議題與國家,面對複雜的世界處境,尤具意義。

 

(圖為鄭英耀校長為此次研討會揮毫之墨寶「共生一體」與眾學者之簽名)

會議

第一場次:左起分別為:劉紀蕙、楊儒賓、林鎮國、彭小妍、莫加南
後投影幕者為任博克,於美國芝加哥線上與會

第二場次:左起分別為:鍾振宇、林鎮國、彭小妍、陳榮灼

第三場次:左起分別為:鄧育仁、賴錫三、佐藤將之、莫加南

第四場次:左起分別為:林明照、賴錫三、楊儒賓、何乏筆
後投影幕者為曹峰,於中國北京線上與會

第五場次:左起分別為:安井伸介、劉紀蕙、彭小妍
後投影幕者左為康特,於德國線上與會;右為石井剛,於日本東京線上與會

第六場次:左起分別為:賴怡芃、何重誼、鄧育仁、莫加南、楊儒賓

  「共生平台與漢學之島」跨文化國際研討會,很榮幸地能夠邀請到來自不同國家與學科,卻又能跨文化、跨領域,共21位發表者與評論人,透過最新研究成果和洞見,展示「共生哲學」各層面,挖掘出「共生哲學」對當前時局所能提供之潛力與可能。

  賴錫三院長、曹峰教授從《老子》汲取養分,掌握原文及現代性詮釋,發微道家既幽默、柔軟又包容多元的思想;任博克教授、康特教授,先後探討佛教天台宗一念三千,以及語用學、詮釋學之關鍵;林明照教授則回到漢代,以《淮南子.齊俗》篇論證中央與地方、一統與共生的辯證關係,展現「取法與兼容」的重要性;陳贇教授從儒家「天經、地義與人情」談論具體普遍性的結構問題;莫加南教授則透過《孟子》王道、《周易》圓而神之智慧,省思人文精神對當代「共生」的啟示。

   從當下現況審視共生思想實踐的還有楊儒賓教授,他提出「做為方法的中華民國」,以「中華民國」路線思索台灣的風土性與地緣政治學;鄧育仁教授認為台灣雖處邊緣,卻也是盱衡國際局勢與政治體制的絕佳位置;佐藤將之教授對二十世紀日本共生論如何發揮影響力,進而逐漸與「自由」、「民主」等概念齊平之歷程,娓娓道來;石井剛教授也提出天下體系思想和「三級結構」的論述,思辨「是非之辨」何以成為維護和諧共生的政治基礎。

  陳榮灼教授、林鎮國教授及鍾振宇副研究員,都論及牟宗三與海德格思想的關係,揭示其中複雜的辯證糾纏;何乏筆研究員則連結老子與柏拉圖的谿谷、洞穴之意象,展現向上、向下的修養功夫;何重誼教授、羅亞娜教授以及賴怡芃教授,也著眼中西哲學、觀看視角和文本間的差異,開啟豐富的討論空間。劉紀蕙教授長期關切「一分為二」、「一/多」問題,探討這其中的思想張力,如何在歷史脈絡發生重大的影響;彭小妍兼任研究員提出的漢學研究的跨文化轉向,讓我們更加反省二元劃分所帶來的矛盾衝突,而以辯證運動和弔詭共生的自我實踐,關照文化脈絡及人際社會網絡的共生。

  賴錫三院長真切地表示:相信將來集結出來的兩冊論文,會對台灣甚至東亞的「共生思想」,產生奠基性的影響。這是我們以南部學者整合北部學者,以台灣學者整合亞洲學者(甚至擴展歐美學者)的實踐嘗試,也是賴院長與莫教授,為「如何共生」此一志向搭建平台的初心。

  會議最後,賴錫三院長表示:本場會議的重要性,除了深掘「共生」的潛力與可能性,也希望透過多元討論,將「共生」的複雜性盡可能地顯現出來,慎重地看待這項重要議題。當島嶼上、國際間充滿兩極互斥的聲音時,尤殷盼以雙向對話轉化單向批判,並讓交流平台到處生長,使得「共生」與「自由」、「民主」一起成為人類共同的資源。

線上Youtube直播

2022/7/8日

2022/7/9日

鳳山學論壇--墓葬與文化資產保存

上一篇
下一篇

鳳山學論壇--墓葬與文化資產保存

壹、 計畫緣起

  「公墓」雖然是先人的長眠之地,但也是也跟文化資產保存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包括舊慣、習俗、建築、藝術等,它很可能就是解開這座城市看見過去和迎向未來的一把鑰匙。只是隨著時代進步,許多的公墓都因為都市不斷地向外擴張而陸續遭到廢除。因此,為了讓民眾對於墓葬文化有更多的膫解,並透各種角度探討墓葬文化保存的重要性,本次論壇邀請國內投入相關領域之專家學者,以及從事墓葬文化保存之社會運動工作者,就臺灣當前排山倒海而來的公墓禁葬起掘現象,就墓葬考古、文資保存、社會運動,做廣泛之討論。

 

貳、 指導單位:
教育部、高雄市政府教育局

主辦單位:
社團法人高雄市勞動生活教育促進會、
教育部標竿計畫「跨文化漢學之島:國際漢學平台在中山」、國立中山大學中文系

合辦單位:
社團法人高雄市舊城文化協會、港都社區大學、草地人民俗文化工作室、地上台南、鳳山城外有城、清代台灣淮軍歷史文化研究社

執行單位:
鳳山社區大學

 

參、辦理場次及時間:
主論壇一/111年7月2日星期六,上午9:00~下午16:30

主論壇二/111年7月3日星期日,上午9:00~中午12:10
田調踏查(有應公)/111年7月3日星期日,下午1:30~下午16:30

 

肆、主論壇地點:
大東藝文中心(光遠路161號二樓演講廳)

島嶼辯證法

上一篇
下一篇

〈主旨〉

  「島嶼辯證法」系列座談的精神乃希望透過學術思潮、文化經驗、藝術現象(如文學、戲劇、書法、繪畫等)不同角度來觀察、思考文化的「非二元」、「非此疆彼界」等種種混雜共生之豐富性,以提供我們省思「在世共生」的必要性與多元複義。
  由於當前美中強抗的新冷戰時代來臨,台灣一再被迫捲入選邊站的危險處境,系列座談希望回到文化的柔性軟實力,來審視一種「中華-台灣」的文化混雜、融匯與共生之經驗事實。透過這些重要的文化藝術案例,或許可提升為一種「共生哲學」的呼聲和思想運動,以期為台灣因內部對立緊張而無法溝通的痛苦,提供一條舒緩之道。

複調的年代:1949以後臺灣書畫的多元與共生

時間:2021/11/23(二)14:00-17:00

主持人:林啟屏(政治大學中文系特聘教授)

與談人:馮冠超(輔仁大學藝術學院院長)

    朱靜華(政治大學歷史系退休兼任副教授)

    潘信華(藝術家/臺北藝術大學美術系退休教師)

    邱琳婷(臺灣藝術大學書畫系兼任助理教授)

文/ 邱琳婷(臺灣藝術大學書畫系兼任助理教授)

  本次座談會討論從1949年以後,中華文化在臺灣發展的幾個面向,如博物館等公共空間(國立故宮博物院、國立歷史博物館)、文化政策、文化外交(現代水墨國外展覽等)學校美術教育、民間畫會(七友畫會、五月畫會、東方畫會等),如何從不同的視角,闡釋「水墨」(ink and brush)繪畫的面貌及內涵,並探討當時的臺灣畫壇,如何藉由水墨繪畫,融入臺灣、中國、日本、西方等不同文化的藝術因素。 

互動與生成:在『交流』視野下的越南漢學研究

時間:2021/11 /26 (五)9:00-12:00
主持人:羅景文(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

與談人:阮秋賢(Nguyễn Thu Hiền,河內國家大學下屬社會科學暨人文大學文學系副教授兼系副主任)

    阮玉詩(Nguyễn Ngọc Thơ,胡志明市國家大學下屬社會科學暨人文大學文化學系副教授、2018-2019 哈佛大學亞洲研究中心訪問學者)

    陳竹灕(Trần Trúc Ly,河內國家大學下屬社會科學暨人文大學東方學系助理教授)

    阮黃燕(Nguyễn Hoàng Yến,胡志明市國家大學下屬社會科學暨人文大學東方學系助理教授)

文/羅景文(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

雲遊越南

  「互動與生成:在『交流』視野下的越南漢學研究」線上論壇熱烈召開(2021年11月26日)

  疫情期間,研究者要出國進行移地研究十分不易,但跨國學術研究與合作的腳步仍不停歇,透過雲端會議,可以讓各地關心越南及東南亞漢學的研究者齊聚一堂,一同「雲遊越南」。為了增進研究者對於越南漢學的認識和理解,國立中山大學中文系羅景文副教授特別邀請四位學有專精、長期浸淫於相關領域的越南學者共襄盛舉,於線上對話交流。這場「島嶼辯證法──系列座談活動」是由臺灣教育部標竿計畫—跨文化漢學之島:國際漢學平台在中山、國立中山大學文學院高教深耕計畫、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共同舉辦的「互動與生成:在『交流』視野下的越南漢學研究」線上論壇,一共吸引四十多位臺灣、越南、中國、美國、荷蘭等國的研究者,或是關心越南漢學發展的同好報名參加。

  「互動與生成:在『交流』視野下的越南漢學研究」線上論壇由羅景文副教授主持,活動一開始他先歡迎線上各地師長朋友蒞臨,一同關心越南漢學的發展,接著介紹本次論壇的四位講者,並說明活動進行方法。首先,進行報告的是胡志明市國家大學下屬社會科學暨人文大學文化學系的阮玉詩(Nguyễn Ngọc Thơ)副教授,他曾擔任2018-2019哈佛大學亞洲研究中心訪問學者。他的報告題目是〈道德仁義,非禮不成:越南南部地區華人禮俗文化的新時代動態〉,他嘗試透過三個個案:(1)同奈省寶龍區客家人的「偽准化」現象、(2)金甌市天后信仰中的天后「上天」與「回家」現象、(3)茶榮省五幫華人大聚會,來研究禮俗與儀式如何成為連接世代(時間軸)和群體(空間軸)的文化渠道,形成運行機制,來保存社會記憶和文化傳統。

  第二位報告的是胡志明市國家大學下屬社會科學暨人文大學東方學系阮黃燕(Nguyễn Hoàng Yến)助理教授,她曾擔任2019中山大學文學院訪問學者,2020-2021哈佛大學亞洲研究中心訪問學者。她的報告題目是〈名稱‧文獻‧方法:越南使華詩文研究之回顧與展望〉,她先釐清越南使節文獻之名稱、作者、創作語言、體裁、內容等基本問題,其次介紹目前相關文獻的存藏情形、不同階段的研究重心,以及研究上可能會面臨的挑戰和困難,例如語言上的隔閡、資料的缺乏和取得上的困難,她最後提出越南使華詩文研究未來可再拓展的方向。

  第三位報告的是河內國家大學下屬社會科學暨人文大學東方學系陳竹灕(Trần Trúc Ly)助理教授,她所報告的題目是〈新文化運動的婦女解放思想在越南的影響:以潘魁(Phan Khôi,1887-1959)為例〉,她提到新文化運動是近代中國文化轉型的里程碑,越南學界目前對新文化運動的研究,主要侷限於文學與近代史研究領域。至於新文化運動對中國思想、文化轉型的啟蒙作用,尤其是其對正好也是新文化運動提倡的婦女解放理論與實踐等議題,在越南尚未得到應有的關注與探討。陳竹灕助理教授透過文本細讀與概念比對,來分析中越知識人如胡適與潘魁兩人的婦女解放思想之間的細膩關係,進而觀察新文化運動之婦女解放思想當時在越南的傳播與影響。

  第四位報告的是河內國家大學下屬社會科學暨人文大學文學系副系主任阮秋賢(Nguyễn Thu Hiền)副教授,她所報告的題目是〈在互動中生成:越南譯介語境下中國文學與臺灣文學的對話〉,她首先提到20世紀中國文學的譯介可分為三個階段,在第三個階段,學院派與非學院派在譯介對象的選擇上有很大的不同。而臺灣文學的翻譯則從早期的大眾文學如瓊瑤作品,到2017年之後,轉向葉石濤、吳晟、陳建成、陳長慶等作家的作品翻譯。這將有助於越南接受者(包括研究者、翻譯者以及讀者在內)對於臺灣文化文學與本土精神的認識和了解,臺灣文學不再被認為是某個地方性的文學體系,不僅越來越被越南讀者所重視,臺灣文學在國外也具有越來越清晰的形象。

  四位學者發表之後,則是討論交流時間,四位學者分享他們與臺灣學界和臺灣漢學研究資源互動的經驗,眾人咸認臺灣學界自由開放,又能提供眾多學術資源,對於研究工作的進展獲益良多。而陳竹灕和阮黃燕兩位博士更是在臺灣獲得碩博士學位,深刻影響他們的學術生涯和研究觀點的生成。未來則希望能加強雙邊相關作品的翻譯工作,透過翻譯更能讓臺越文化和文學更為雙邊人民所認識,研究者則更有研究和討論的文本與依據。之後再由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劉柏宏助理研究員、清華大學華文研究所林佳儀副教授,以及主持人羅景文副教授分別提問進行交流,整場論壇在熱絡的氣氛中圓滿落幕。

媒介與共生:當代跨域交流論壇

時間:2021/11 /29 (一)13:30-16:30

主持人:楊婉儀(中山大學哲學研究所教授)
與談人:朱盈樺(臺北教育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經營學系助理教授)
    沈裕昌(臺南藝術大學造型藝術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
    沈裕融(華梵大學攝影與VR 設計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文/楊婉儀(中山大學哲學研究所教授)

  希臘神話中,諸神造萬物時,普羅米修斯(Prometheus)與埃比米修斯(Epimetheus)兩兄弟受命將各種能力分配給所有動物。埃比米修斯自願承攬此任務,他將每一種能力都分配完後,才發現自己忽略了人。於是動物各有其獨特的能力,只有人類一無所能。普羅米修斯為了彌補其弟之過,於是盜來天火予人,以充其能。就此而言,火之於人,猶如羽翼之於禽鳥、爪牙之於猛獸,既是使動物間得以相互區別的能力,又是該動物身上最具象徵性的器官,猶如該動物之面容。而最真實的人之肖像,或許就是安德列.馬松(André Masson)為《Acéphale》繪製的無頭者圖像。

  從演化人類學的角度觀之,火也確實改變並形塑了人的面容,就如同熟食改變了人類祖先的粗壯下顎,使人類的下頷變得較纖弱並內縮,從而得以發出更精緻的、差異化的聲音,並創造出語言。作為技術物和媒介物之一的火,既因人的保存而改變其存在,人也因火的使用而改變其存在。因此,我們確實有理由將火所象徵的人與技術物和媒介物的關係,視為一種共生關係。如同當代社群運算中人與運算系統的關係亦然。

  因而,本次活動將嘗試以「媒介與共生」為題,邀請不同領域的學者與會,從不同向度針對人與各種技術物和媒介物之間的共生關係展開討論,藉以重新思考人類存在的當代意涵。  

1949年後,台灣書法與書學融匯與共生現象探索

時間:2021/12/2 (四)14:00-17:00
與會座談:
主持人:陳秋宏(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
與談人:林俊臣(臺南大學國語文學系助理教授)
    何炎泉(國立故宮博物院書畫文獻處副研究員)
    郭晉銓(臺北市立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副教授)
    陳柏伩(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系助理教授)
收藏分享:張登凱(自由學者)

文/陳秋宏(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

  「1949 年後,台灣書法與書學融匯與共生現象探索」之座談乃在探索 從 1949 之後,台灣書法發展過程以及書學建構過程中所蘊含的各種歷史現 象、文化要素所涵蓋的不同書法史觀、書法傳承或文化環境、各種書會團體、 書學研究議題之間所呈現的差異、交融、融匯與共生現象的探索。希望透過這 些議題的思考,從對話的角度重新尋得對歷史的理解,並涵融不同文化來源之 養分,透過對談以開展新的視野。

民國舞台,表演台灣:華文戲曲與話劇在當代台灣的創生性流變

時間: 2021/12 /3 (五)13:30-18:00
主持人:許仁豪(中山大學劇場藝術學系副教授)
與談人:王璦玲(中山大學劇場藝術學系教授)
    林芷瑩(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
    徐亞湘(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教授)
    鐘欣志(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
    羅仕龍(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
    周慧玲(中央大學英文系特聘教授)

不共同的共同體:新寶島、大中華(國)與原漢族群的文學異想

時間:2021/12/8(三)14:00-17:00
主持人:賴佩暄(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約聘助理教授)
與談人:黃崇凱(作家、小說《新寶島》作者)
    馬翊航(作家、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博士)
    張俐璇(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文/賴佩暄(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約聘助理教授)

  以《新寶島》(2021)這部政治幻想小說為例子,從「文學」的想像與敘事功能為出發點,進行延伸討論,思考中華-台灣、原漢關係以及族群共生的可能性(或是必須面對的歷史難題),進而重新檢視「(新)寶島-台灣」的共同體想像。此主題可以延續楊儒賓教授對中華-台灣、中華民國、兩岸性的討論,並補充族群政治╱歷史的詮釋角度。

中歐漢學的中國抒情傳統研究:從普實克的中國詩論談起

時間:2021/12/23(四)13:00-16:00
主講人:陳國球(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玉山學者講座教授)
主持人:謝薇娜 Severina Angelova Balabanova(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約聘助理教授)
與談人:謝薇娜 Severina Angelova Balabanova(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約聘助理教授)
    莫加南 Mark McConaghy(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
    莊家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後研究員)

文/謝薇娜 Severina Angelova Balabanova(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約聘助理教授)

  《抒情傳統論與中國文學史》是陳國球教授長期對中國抒情論述的反省和詮釋,以近、現代文學批評家和作家的抒情傳統觀為研究、對象,並探究相關的文學史書寫模式,重新恩考中國文學史的各種可能。本書其中一個亮點是對歐陸漢學家普實克 (Jaroslav Prisek.1906-1980)的討論。陳國球教授尤其關注普實克的異國文化脈絡與其中國文學論述的關係,從中可見陳教授於中國文學與域外漠學硏究之視野與貢獻。

舞蹈論壇—再探文化身體與感知範式

時間:2022/11/3(四)14:00-17:00
主持人:賴錫三(國立中山大學文學院院長)

與會學者:張思菁(國立台灣體育運動大學舞蹈系副教授)

     林雅嵐(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系助理教授)

     何怡璉(國立中山大學劇場藝術系助理教授)

     徐瑋瑩(勤益科技大學博雅通識教育中心專案助理教授)

     陳雅萍(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系副教授)

  國立中山大學文學院教育部標竿計畫「跨文化漢學之島:國際漢學平台在中山」於11月3日下午舉辦「舞蹈論壇──再探文化身體與感知範式」,此為「島嶼辯證法」系列論壇的其中一場活動。文學院賴錫三院長擔綱主持並表示:島嶼辯證法已經陸續舉辦多場活動,主題涵納書法、繪畫、小說、戲曲等,也希望可以從舞蹈角度繼續探究臺灣傳統與華人文化的承繼關係,將舞蹈研究顯題化。計畫主持人莫加南助理教授也認為本場論壇可以透過文化的角度,更瞭解1949年之後的臺灣歷史,以超越二元對立的劃分,並保持文化混雜交流的開放性。

  張思菁副教授從自身學舞經歷,以及探討戰後第一代編舞者劉鳳學、日本華僑南雅人(本名鄭釧煌)以及雲門何惠禎、鄭淑姬兩位舞者,發覺1970年代前後的現代舞,並非高度同質性的中華性演繹,而是不同文化內容交織而成的多元表達與展現。

  林雅嵐助理教授介紹了傳統黎園戲《朱文走鬼》,並講述自己作為表演者的養成經歷,如何從南管、梨園戲、舞踏、爪哇宮廷舞,以及戲劇大師Eugenio Barba的訓練中獲得相當大的啟發。同時分享舞踏如何透過「示範、聽覺、視覺、意象」,讓舞者的內在意念與想像訓練,實際幫助身體的伸展。

  何怡璉助理教授反省人類中心主義,對於環境大肆破壞且造成個體過勞與憂鬱的後遺症。希望透過「異身體計畫」,使表演藝術走入城市生活,不僅可以讓身體解殖,進入到心靈自由釋放的「荒野」,也讓思維從「小我」、「社會我」進入到「生態我」,真正與自然、藝術共在。

  徐瑋瑩助理教授介紹現代舞蹈家、光環舞集創辦人劉紹爐,他試圖揚棄既有芭蕾、現代、京劇技術的訓練,以放鬆、敏銳化身心為目標,回到「身體的原初」,因此發展出嬰兒油系列舞蹈,除了復歸於嬰兒的天真,也藉著油打破舞者的慣性,重新找回身體「氣、身、心」的連結。

  陳雅萍副教授一則指出當代受到「認同政治」(identity politics)影響深遠,容易陷入固化的「主體」概念;再則認為莊子齊物與物化思想,與德勒茲談分子式運動感知與「流變」(becoming)的闡述,兩者相互闡明。舞蹈研究也可循此,跳脫既有研究視角和語境,讓不同的領域、主體有更多對話交流的機會。

  賴錫三院長表示,島嶼辯證法系列論壇的會議內容,將來會修編並集結成冊,期待每位學者的論點,可以提供臺灣島嶼「在世共生」更多的思想資源。陳雅萍副教授也肯定此一出版計劃,認為必定會看到很多有趣且可以互文的主題。


中文系與台文系的共生與辯證:跨領域青年學者論壇

 
日期:10月16日(一)14:00-17:00
地點:國立中山大學文學院LA4005
引言暨主持人:
莫加南(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
莊家瑋(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後研究員)
座談講者:
賴佩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
邱怡瑄(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助理教授)
鍾秩維(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
馬翊航(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顏 訥(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
 
 
文學是我們共同的發聲位置
——【中文系與台文系的共生與辯證:跨領域青年學者論壇】側記
下一輩的台灣文學研究學者比我更成熟、更有能力、也有更多的資訊和新時代的思維。我可以放心交棒,放慢腳步。
———— #邱貴芬:《#臺灣文學世界之路》,頁ii
跨文化漢學之島計畫主持兼人文中心主任莫加南(Mark McConaghy)主任以臺灣文學學者邱貴芬教授《臺灣文學世界之路》序言作為引言,提及學術研究作為一種勞動,必須在家庭、行政、教書與研究間來回擺盪,這是在臺灣從事學術研究的年輕學者的必經之路。在這樣的學術勞動條件下,90年代以降的臺灣文學研究者試圖從後殖民的方法,脫離中國文學的大傘,建立臺灣文學的主體性,至今臺灣文學在國內有其穩定框架,但在海外臺灣文學是與中國文學為主的就業市場、漢學傳統環環相扣,海外漢學家是基於臺灣文學與中國文學的連結而對臺灣文學產生興趣,甚至有漢學家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外的「中國文學」來辨識臺灣文學,因而臺灣文學研究長期處於「認可政治 (Politics of Recognition)」與「認同政治 (Politics of Identity)」的焦慮之中,另一方面在臺灣的文學研究者,因過往在學術研究方法與認同政治的窠臼,時常產生對話的錯位,無法進行有效對話與溝通,而各自為政。在臺灣文學邁入第27個年頭,國際漢學平臺則要促進在這座島嶼上誕生的兩個文學系所進行對話。
中山大學中文系博士後莊家瑋研究員一一介紹與會的青年學者有: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賴佩暄助理教授、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臺灣文學研究所合聘)邱怡瑄助理教授、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鍾秩維助理教授、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馬翊航兼任助理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博士後顏訥研究員。莊家瑋研究員提及青年學者的研究路徑,有從現代轉入古典研究者、從中文系跨到台文系,同時於台文所、國文系任教者,亦有台文系背景在中文系任教者,這些青年學者或多或少同時橫跨兩個系所與各自學術框架的背景,這次的論壇更是平均年齡低於40歲以下,漢學平台活動中最年輕的陣容。
#顏訥:歷史陰影,以及島嶼辯證的慷慨
顏訥研究員從自身談起,2014年三一八學運、2015年參與引發中文台文兩方論戰的課綱微調,亦有自身從現當代轉向古典研究的陣痛,都促使其思考兩種史觀與學科是否有共生的可能。無論是 #楊儒賓 教授的「中華民國—臺灣一體化」或 #梅家玲 教授在《#文學的海峽中線從世變到文變》提出文學的「Crossing/渡」進而鬆動國族與文學/文化的邊界,顏訥研究員反思為什麼這些對話仍舊不容易進行?從林運鴻對臺灣文學的「學院處境」分析中提到台文系所的政治願景與運動體質最終指向本國文學的建立,文學可以超越政治,但文學體制是政治的。同理,若中國文學系如果在沒有肯認中文系學科建制「與政治場域高度連動的歷史事實」,兩個學科成員的對話容易錯位。因此,在此一基礎上顏訥研究員提出兩個例子,一是清末在澳門辦學的廣東維新派的陳子褒,反對過早學習經典扼殺學生興趣,透過編撰粵語教科書推廣「#雅俗無定」的概念,構成一嶺南特色的新式學校,二是由1949年後錢穆、唐君毅、張丕介等知識難民組成的新亞書院,反思大學壁壘分明的系所,以書院制區隔港大進而培養通才,因地制宜的「共構文化中國」。反思臺灣中文系也是1949 年南渡知識社群與本土學者就地組合,現今無論是AI、雙語教育政策衝擊聘雇與人才培育、人文學界在世界的邊緣化,使得現在的中文系才正開始要要面對生存的危機時刻。顏訥研究員以楊儒賓教授的「關係即是臺灣的本質」提出建言,從關係出發與中國中文系做出區隔,做出與臺灣文學特殊的不是「包進來」的關係,臺文系在更本土與更世界中應當把「#兩岸關係性是臺灣重要的歷史性格」納入視野,與中國文學做出不總是「繞過去」的關係,而兩個系也許在未來能夠共同擬定課程,提供學生不「#包進來」也不「#繞過去」的願景。馬翊航教授也在回應時以 #楊富閔 小說中的課表談起,以及自身在臺大中文畢業後轉向台文的經驗,同時提及臺大台文中也有柯慶明、梅家玲教授等橫跨兩學科的教授,來回應顏訥的構想或許真有可行的一天。
#邱怡瑄:國文系教師眼中的中文系與台文系共生之路
邱怡瑄教授從今年國慶日表演節目開始談起,歌手楊烈身穿唐裝吟唱櫟社成員 #蔡惠如(1881-1929)因當年因議會請願事件而被判刑入獄時寫下的〈#意難忘〉,但在新聞媒體上沒有主流媒體能夠正確地上這首詩的字幕,顯示欣賞的視野深度和資訊正確度仍有極大的提升空間。而彰師大國文作為老牌的三大師範大學之一,要培養的即是未來能勝任「#國文教師」的學生,而國文的視野是一直不斷隨著時代變動的。在邱怡瑄教授所理解的國文當中,一位教師面對的是學生們的語言現場,而臺灣華語也是在移民、殖民重層歷史下形構,教師時常也得面對點名的任務,如果學生是原住民的個人名+氏族名,教導學生認識島嶼上不同族群的名字也實是「#國文」。又或教授傳統的古典詩歌必須放在歷史的縱深才能理解詩本身的意涵,同時也需要台文學者的研究才能讓學生獲得「聽說讀寫」的知能,雖然與本土語言師資有其專業,但在國文的內涵上隨著所涵蓋的邊界、族群也會隨時間變動回應國民語言的混聲多元,因而邱怡瑄教授提出國文系更應立足在中文系與台文系之間。在彰師大的共同國文科教材也把〈意難忘〉納入了選文,裡頭也體現了中文與台文的共生,如詩句裡物件的隱喻、「文信國」 指涉的文天祥,都有其對應的文化語彙與古典內涵,這些台灣文學經典中皆有國文教育無法迴避的內容。最後,邱怡瑄教授提出「設立邊界再超越邊界,才是真正共生」,邊界在實務上不可能消失,在學歷上的界線也不會永遠不變,在順應時代與今古相承的傳承與尊重是人文學者需一同努力的目標。賴佩暄教授則從其帶領國文教師參與工作坊的經驗談起,許多教師也求新求變試圖面對不斷變革的時代,但在體制內的改革仍有其限制,而教師們在共生的路上也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
#鍾秩維:朝向「臺灣」人文學
鍾秩維教授則從一個後設的角度來看待中文台文的問題,以「#海洋中國」與「#海洋臺灣」展開的相關討論。前些年過世的學人 #余英時 先生極為關心島嶼時局,其認定中華民國等於臺灣的現況下是中華文明現代化的指標,台灣必須放在中國史來理解,在〈臺灣認同與定位:一個歷史的考察〉(1990)以「內陸中國」與「海洋中國」來區分中國史發展,而余英時之文中的「海洋」、「移民」、「開放」以及「民主」已成為當代描繪臺灣的名詞,反而是在「中國」文化語境,言之成理追溯這些「臺灣」價值 的演變,而在余的視野中,「本土」很有可能還原內陸中國強調地緣、我群優位的分身,但在余英時的視野中也缺乏了日本殖民所帶來的現代化此一視野。若轉向本土派的海洋論述,鍾秩維教授提及臺灣史學者鄭維中以「傭兵」來詮釋鄭成功家族,鄭氏更應放在15、16世紀唐人在中國東南、日本與南洋形成的複雜殖民商貿網絡來體察,證明此一「世界化」現象並不能導引出海洋中國的命運取決自中國。但當本土派批判臺灣史過度倚重中國史料構建的中原視角時,是否也有意遺忘了鄭成功光復明代的心願,而作為中國、日本與西方「中介」的特質自不可能完全區隔(內陸、海洋)中國,鍾秩維教授指出無論海洋臺灣在「世界」層次的變化,這個「世界」中,一直由中國因素內化於其中。最後,鍾秩維教授提問如果「華語語系研究」是在重新設想中國,那是不是也該重新問題化「何謂臺灣?」反思同時屬於中文台文的「當代」的「臺灣」人文學。
#賴佩暄:中文之路,有路崎嶇
賴佩暄教授從自身就讀臺大中文的經驗開始談起,提及過去臺大中文師資與課程偏重中國古典文學與文化,現代文學比例較少,雖已有五四時期與戰後臺灣文學,亦逢臺大台文所創立也曾跨所聽課,在未經台文文學研究的系統養成,在大學課程教授現代文學備課上也需自行「補課」,賴佩暄教授坦言從自己的學習、研究經驗來說早已體現中文台文的「共生」。在其日後因興趣使然從事 #中國當代文學(1949-)研究時,也體認現代文學也不乏對古典與傳統的創造性轉化,雖然研究中國,但種種背後的關懷始終離不開臺灣。島嶼無所不在的中國因素,在重新理解中國時也發現歷史與現實有時總是驚人的相似。在臺灣研究中國,時而有人將其對號入座,將國族認同與研究對象畫上等號,對賴佩暄教授而言中國有多種意涵,既是文化寶庫也是欲望和恐懼投射的對象。而在時代變動下的當代臺灣,中文系的「國」與「文」無疑遭遇的強烈的挑戰,而在「國」上無論中文台文皆被鎖在認同的框架而忽視了個人的能動性,而在「文」的層面上重理工以資本主義邏輯掛帥與功利主義造成人文價值的貶值與學科萎縮,而雙語教育在「英文」作為一種更有用的語言思維下,必定會排擠本土語言的生存空間。中文系未嘗沒有積極嘗試跨域、開設新課程的構想,如企劃行銷、多媒體。賴佩暄老師更提及在台灣談共生,無論是梅家玲教授的「渡越/crossing」 方法、香港九七到後九七中作家董啟章作品揭示的流動、混雜多元,後人類非本質論,更應提倡的是批判性地、辯證式的「納○○入 台灣」 ,中文與台文應該是加法,文學更應該越界,保持它的開放性,以其多重源流與異質共生,展現更 多可能性 。
#馬翊航:「體—感」與情緒的需求、要求與請求
馬翊航教授則從近期臺灣金典獎得獎作品詩人 #廖偉棠#劫後書》 的詩作講起,其中1922年是詩人選的第一個年份,選擇了 #賴和 的〈#譯蕃歌二曲〉。從廖偉棠在訪談中對於作品的創作原委,引起了許多疑問。馬翊航教授針對賴和究竟寫的是誰?及翻譯內容的種種好奇開始了研究的追尋。其將賴和〈譯蕃歌二曲〉的詩作與古典詩找出、對照來台日本詩人佐藤春夫的日月潭之行相互對照,發現廖偉棠筆下的其實是高度觀光化的日月潭,賴和造訪的 #石印部落 也因水庫工程而沈入潭底。馬翊航教授教授指出賴和新詩的「新」提供了借位化身原住民的發聲描繪設想他人處境,賴和的一些詩作中也可以發現原漢協力的想像,而廖偉棠對賴和詩作的轉譯,使得原住民經驗與記憶的二度消聲,是為了完成台灣文學史內部「(新)民族性/台灣性/漢字」的改造想像,雖其中動用了古典南方意象,惟漢字本身的優越,為看似原住民帶來力量的突破,但其實仍是以漢字來圍捕了原住民。馬翊航教授強調意不在審查,而是試圖來辨識使人「不滿」的情緒從何而來,其引芮塔.費爾斯《#批判的限度》中,對「#情緒」功能的重估,解釋隨遇而「不安」反而能帶出共生辯證關係的重估,我們不應該容易、且簡單地共生。 在邱怡瑄教授的回應則提到,其從小在日月潭周邊長大的經驗,也提出了家父長輩對於當地邵族的思考錯位,並以照片分享了過往漢人家族在石印部落生活的經驗,同時也引起了在伊達邵(德化社)成長的莊家瑋研究員與邵族長老從小互動的童年經驗。
***
最後,莫加南教授表示,這僅僅是第一次嘗試性的在「#島嶼辯證法」活動中提出這樣的構想,未來還會有其他不同的場次,共生不該如此簡單、也不能輕易地略過,這是我們在台灣的人文學者必須共同努力的目標。
 

人間佛教的混雜生命力之觀察與反思

時 間:2023/10/28(六)14:00-17:00
地 點:國立中山大學文學院LA4005
主持人:越建東教授(國立中山大學哲學研究所)
與談人:林其賢教授(國立屏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已榮退)
    郭朝順教授(佛光大學佛教學系)
    陳劍鍠教授(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主任)
    林建德教授(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
 
  國立中山大學文學院教育部標竿計畫「跨文化漢學之島:國際漢學平台在中山」於10月28日,舉辦「人間佛教的混雜生命力之觀察與反思」座談會,邀請國立屏東大學林其賢榮退教授、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林建德所長、佛光大學佛教學系郭朝順教授、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陳建鍠主任擔任共同主講人,並由國立中山大學哲學研究所越建東教授擔綱主持。
  林其賢教授整理在解除戒嚴令前後,佛教力量如何在民間醞釀。對於人間佛教,林教授講述聖嚴法師如何從日本留學,承繼歐洲佛學訓練,回臺開展出法鼓山三大教育──「大學院教育、大普化教育、大關懷教育」,有高等教育、文化出版、慈善救助等宏業。並介紹臺中蓮社李炳南居士創建蓮社、佛教醫院、國文補習班、助念團等機構,及與朱斐居士承辦《覺群》雜誌,對於佛教事業都有深遠的影響。
  林建德所長首先詮釋「人間佛教」概念的兩大意義,既有「實然」的描述性意義,亦有「應然」的規範性意義,前者是佛陀修行乃至成佛皆在人間的歷史事實,後者指佛教徒不應遠避世俗,而要重視現實人間的修行。這對應了解脫道和菩薩道,但兩者並不互斥,在追求解脫的同時懷具大乘佛法的利他情懷,渡己亦渡人。最後,林所長也藉印順法師、慈濟為例,彰顯教育工作和「以善門入佛門」的重要性。
  郭朝順教授認為人間佛教,是漢傳佛教面對現代化情境,所展開的一場復興運動。對於人間佛教的詮釋學處境,他提及民國初年的佛教學者,例如章太炎、歐陽竟無、太虛大師的觀點,展開佛教與理性的關係,以及是否要歸於宗教的思考。爾後,郭教授藉由個人的靈性(Spirit)需求,如何從科學心理學發展到超個人心理學,一則展現靈性的重要性,一則捍衛佛教不被現代知識標準改造的神聖性格。
  陳劍鍠主任首先引述法國社會學家涂爾幹,如何以神聖、世俗的相對概念建構起宗教的定義,以及他談佛教關注脫離苦難、不求助神的恩惠,而且唯在修持四聖諦中,才能異於儀規等社會性定義,而得境界與精神上的真正神聖性。陳教授指出人間佛教,往往受到無法了脫生死或缺乏宗教的神聖性等質疑,但他循著太虛大師、星雲大師等實踐者,了解人間佛教的探索其實正是結合世俗與神聖的修行之路。
  標竿計畫主持人莫加南主任表示,從1949年國民政府撤退來台,許多中華文化被納入台灣,各文化、歷史、藝術、宗教領域在這塊土地上繼續滋養,人間佛教於此脈絡下,重要性遂被凸顯出來。賴錫三院長則談及佛教有著極大的生命力,尤其法鼓、佛光、中台、慈濟等教團,讓台灣社會有股穩健的力量。但在人間佛教走向世界的同時,入世愈久也有值得反思之處,如何有更深化地討論,將其視為台灣主體性之一,便是「#島嶼辯證法」系列活動所致力思辨的意義。

多元混雜、共生與變形:1949年後臺灣學院音樂創作現象

日期:2023年12月1日(星期五)下午14:00-17:00
地點:國立中山大學文學院八樓 LA8004會議室

主持人:陳鈺雯 國立中山大學音樂學系副教授

與談人(依姓名筆劃排列):
李思嫺 國立中山大學音樂學系副教授
沈雕龍 國立清華大學音樂學系助理教授
莊效文 真理大學音樂應用學系退休助理教授
連憲升 國立屏東大學音樂學系副教授
    臺灣作曲家協會暨亞洲作曲家聯盟臺灣總會理事長
楊宜樺 國立台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碩士兼古箏演奏家

 

 國立中山大學文學院教育部標竿計畫「跨文化漢學之島:國際漢學平台在中山」於12月1日,舉辦「多元混雜、共生與變形:1949年後臺灣學院音樂創作現象」論壇,邀請國立中山大學音樂學系李思嫺副教授、國立清華大學音樂學系沈雕龍助理教授、真理大學音樂應用學系莊效文退休助理教授、臺灣作曲家協會暨亞洲作曲家聯盟臺灣總會連憲升理事長、國立臺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碩士兼古箏演奏家楊宜樺共同與談,並由國立中山大學音樂學系陳鈺雯副教授擔綱主持。
 連憲升副教授分享〈音樂創作與國族認同──以戰後臺灣音樂創作為例〉,梳理了許常惠、盧炎、蕭泰然、駱維道、潘皇龍、賴德和等作曲家的創作經歷與風格特色。同時指出:歷經二戰後臺灣島嶼從日語到中文的跨語遞嬗,以及伴隨國府撤退而來的國族、文化認同轉變,使作曲家的創作與政治現實、文化氛圍、生存情境等諸多條件,產生交織共構的關係。
 沈雕龍助理教授發表〈學院作曲家之「國際」、「中國」、「臺灣」義務:從冷戰、熱戰、內戰的觀點來談〉,首先提及國際間如何看待「冷戰」,並介紹韓國學者Heonik Kwon的觀點,如何以小寫「cold war」重新思考冷戰歷史所涵涉的人類學問題,繼以闡釋許常惠《兵車行》、《鄉愁三調》、《嫦娥奔月》等作品的創作理念,有因應時代因素並實行「中國/臺灣」一體化義務的考量。
 楊宜樺演奏家關注臺灣作曲家的創作雙面性,一則追求迥異於西方音樂的演奏,一則反思自身文化而欲復興傳統,因此在1990年代陸續可見將南管加入當代音樂創作的作品。講談中藉由導讀李子聲《南‧樂 II》、張瓊櫻《南之音》、賴德和《吾鄉印象》、蔡淩蕙《毀壞的城市》與陳士惠《「推枕著衣」─南管新唱》等樂譜,由實際演奏介紹南管的結構特徵和唱奏方式,如何被挪用與再現。
 李思嫺副教授探討〈圖構、想像與反思「臺灣學院音樂創作現象」〉,描繪以 1949 年為原點的歷史時間軸,以及臺灣學院音樂創作分期的象限座標圖,指出對於「學院作曲家」而言,不僅受到以西洋古典為主體的音樂教育,也受到60年代現代主義洗禮、80年代歐洲理性和前衛技法傳入、90年代同步歐美的思潮等影響,皆讓作曲家們有種「變動中想像」的國族認同與記憶。
 莊效文教授藉由魯凱族「Balriu/Umauma」這兩個詞彙,探討人如何因為內在抽象概念之不同,反映出殊異的物質文化,此中包括傳唱歌謠、儀式音樂和作曲家的作品。因此他透過觀察陳茂萱、盧炎、賴德和、潘皇龍及楊聰賢等人,抑或以親炙交會的訪談,進一步瞭解他們在面臨不同的文化因素時,究竟呈現何種動態面貌,藉此探悉作曲家深層的「指引」(Index)問題。
 主持人陳鈺雯副教授表示自身研究東歐作曲家時,看見其意識覺醒的表現,因此拉回時空看臺灣音樂家與國族認同的議題,特別有感。賴錫三院長則指出本場次為標竿計畫子項目「#島嶼辯證法」系列活動之一,先前已舉辦書法、繪畫、戲劇、舞蹈、人間佛教、中文/台文建置等主題,深知人文藝術各領域混雜共生、異質共在的創造力,因此希望同樣透過「音樂」探究文化軟實力,也讓臺灣學院內外有更深入瞭解彼此的機會。

「思考中華民國」國際論壇

上一篇
下一篇

第一種新文化運動:穿透五四的儒家之路

時間/Time:2021.08.23 9:30am-12pm

主持人/Host :
莫加南 臺灣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
Mark McConaghy, 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National 
Sun Yat-Sen University

主講人/Speakers:
錢永祥 臺灣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兼任研究員
Sechin Y.S. Chien, Adjunct Research Fellow, Research Center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 Academia Sinica, Taiwan
齊慕實 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Timothy Cheek,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History,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Canada
張崑將 臺灣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東亞學系教授
Chang Kun-Chiang,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East Asian Studies,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Taiwan

  本場會議研討楊儒賓教授的文章〈第一種新文化運動──穿透五四的儒家文化之路〉,重新審視儒家文化對於中國現代化轉型的意義與貢獻,三位教授先後發表回應:錢永祥教授肯定儒家既做為五四知識份子的背景文化,在中國現代化轉型過程也起到很大的力量,但儒家是否能夠與自由主義、社會主義等公共文化放到同一平面討論,其作用可能是不一樣的。齊慕實教授則提問如果中國現代化轉型是綜合型的方式,五四時期知識份子可能同時受西方文化、佛道兩教影響,為什麼稱之為儒家傳統,而非中華傳統或其他路線?張崑將教授則就現當代「民主」困境,即公民、憲政與國家等「三重主體」的脆弱性之觀察,繼續拋問究竟「思考中華民國」將迎來衝擊或能啟發這片土地的未來。

舊邦新命:中華民國的理念

時間/Time:2021.8.24 20:00-23:00

主持人/Host :
莫加南 臺灣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
Mark McConaghy 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National 
Sun Yat-Sen University

主講人/Speakers:
楊孟軒 美國密蘇里大學哥倫比亞分校助理教授
Dominic Meng-Hsuan Yang, Assistant Professor, University of Missouri,USA
王大為 加拿大蒙特婁大學歷史學系及東亞研究中心教授
David Ownby,Professor, Department of History and Center of East Asi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Montreal ,Canada
徐啟軒 香港理工大學中國文化學系副教授
Brian K. H. Tsui,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Culture, The Polytechnic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ong Kong

  第二場邀請到了美國密蘇里大學歷史系的楊孟軒教授、加拿大蒙特婁大學王大為教授與香港理工大學歷史系的徐啟軒教授,王大為教授從新中國的歷史脈絡來反思中華民國所代表的一種非革命、資產階級式的現代轉型,楊孟軒教授從1949的離散移民帶來的歷史創傷,談及中華民國所帶有的憲政民主、儒家傳統與自由主義的正反兩面來論述,徐啟軒教授則接續儒家傳統指陳,共產黨雖與國民黨一樣擁護憲政,而社會主義卻是以超克「中華」與「共和」為號召,建立一以「無產階級」為主的國體,三位學者皆在自身的研究上闡發了「中華民國」作為一種理念,從歷史脈絡來看自有其不可磨滅的憲政脈絡。

革命文學的興起:個性與階級性的消長

時間/Time:2021.8.26 09:30-12:00

主持人/Host :
莫加南 臺灣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
Mark McConaghy 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National 
Sun Yat-Sen University

主講人/Speakers:
陳柏旭 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Po-hsi Chen, Postdoctoral Fellow, Research Institute for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aiwan
愛德溫麥克森 日本早稻田大學訪問研究員、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東亞研究系博士候選人
Edwin Michielsen, Visiting Research Fellow at Waseda University, Japan; PhD Candidate, Department of East Asi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Toronto, Canada

  五四時期革命文學的興起,強調人的個體性;馬克思主義的傳入,則逐漸成為集體性格的階級史觀,但兩者似乎都脫離儒家傳統原有的人際網絡,也脫離倫理關係的目的性與道德情感的動力因。除了楊儒賓教授的視角,Edwin Michielsen博士提供了韓國、日本、台灣等不同地區左派文學運動的歷史,將革命文學的興起放到東亞視域中討論。陳柏旭研究員整理了楊教授、劉少奇、葉啟政等人在文章中皆曾強調的「修養」,繼續關心有修養的革命或革命文學如何可能?是否修養的暫時擱置即是革命的前提?楊教授則是回應人的社會性雖不可分割,沒有革命也無法介入政治、社會,但或許在革命的過程中,有豐富人性內涵的可能。

在水一方:日治臺灣反抗運動的中華文化元素

時間/Time: 2021.8.30 09:30-12:00

主持人/Host :
莫加南 臺灣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
Mark McConaghy 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National Sun Yat-Sen University

主講人/Speaker:
陸敬思 加拿大亞伯達大學東亞研究學系教授
Christopher Lupk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East Asi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Alberta,Cananda
鍾秩維 臺灣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趨勢人文與科技講座」博士後研究員
Chih-Wei Chung , Postdoctoral Research Fellow of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Taiwan.

  楊儒賓教授以莊太岳、連橫、林獻堂、蔣渭水、王敏川等人為例,認為在日治時期,有一種混合漢文化與新興民國文化的中華文化出現,更有非幻象的民族情感誕生。Christopher Lupke教授提出對楊教授文章的再思考:儒家概念如何作用於日治時期;戰前、戰後複雜的各族群是否都能認同中華文化;陳映真等人的社會關懷,與三民主義、儒家文化關係為何?鍾秩維研究員則以梁啟超、周婉窈的說法,提供有別於楊教授的詮釋觀點,並提出「中華」與「台灣」的民族主義通向何處;「台灣問題」應隸屬於哪個範疇做討論;以及到底是納「中華」入「台灣」,或納「台灣」入「中華」等問題。楊教授做回應的同時,也樂見有機會讓沉寂已久的議題,再激起眾人的討論與回饋。

時間開始了——1949的兩場歷史巨變

時間/Time:2021.8.31 21:00-24:00

主持人/Host :
莫加南 臺灣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
Mark McConaghy 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National 
Sun Yat-Sen University

主講人/Speaker:
瑞貝卡卡爾 美國紐約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Rebecca Karl,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History, New York University, USA
張倫 法國賽爾吉-蓬多瓦茲大學教授
Zhang Lun, Professor of CY Pergy -Paris University

  《思考中華民國》國際論壇迎來第五個場次──「時間開始了——1949年的兩場歷史巨變」,邀請美國紐約大學歷史學系教授瑞貝卡卡爾(Rebecca Karl, Professor)以及法國賽爾吉 蓬多瓦茲大學教授張倫,一起探討《思考中華民國》其中「1949年的兩場歷史巨變」章節導讀。研究中國現代歷史學家的瑞貝卡卡爾,將1949理解為一個史詩性的創造,即如講題引用共產黨人胡風的詩歌《時間開始了》,將中國如何承襲俄國共產革命的歷史完成自身革命的意義,提及魯迅對於無產階級的關懷、丁玲代表衝破性別、家庭限制的女性,這是與海峽對岸的台灣不同的歷史意義。但中華民國來到台灣,對自由派而言意味著民國的陷落與告別,如何看待沒有發生革命的臺灣,進而重估中華民國在臺灣的歷史;張倫教授研究中國當代思想與中國歷史學,一直以來相當關注兩岸的問題。在他的設想中,1949不能離開兩岸關係的地緣政治意義,跨行渡海的隔離致使兩岸文化的變化下,看待臺灣是一個「沒有共產主義模式影響下的中國中華文化地區的人們,發展出來一種現代性的政治與文化生活方式」。1949以後的臺灣發展出來這樣一套的制度,若放在中國近代史的觀察中,提供政治轉型的銜接模範,有一個更高的,新的本土,一個「新的中國文化」的意義。

反抗原型:明鄭亡後無中國

時間/Time:2021.9.2 09:30-12:00

主持人/Host :
莫加南 臺灣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
Mark McConaghy 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National 
Sun Yat-Sen University

主講人/Speaker:
史峻 澳洲墨爾本大學翻譯研究學系(中文)講師
Craig Smith, Lecturer In Translation Studies (Chines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盧正恒 臺灣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助理教授
Lu Cheng-Heng, 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National Yang Ming Chiao Tung University, Taiwan

  楊儒賓教授在〈反抗原型:明鄭亡後無中國〉一文,認為要具有歷史縱深地瞭解當代的兩岸關係,不得不理解明鄭對於台灣性質的影響──即種下的近代儒學傳統與中國現代性種子正萌芽成長。無論是Craig Smith講師或盧正恒助理教授,都先後反省到這篇文章會不會成為以漢人為中心的詮釋,進而忽略鄭氏與原住民的關係;或認為鄭氏是利益導向的集團,是否真的延續道統,抑或無意間守住儒家文化。因為明鄭史料的稀缺性,確實很難給予明鄭與原住民關係一個完整詮釋的框架;但反清復明應該不是口號,其背後有更大的理念支撐。楊教授認為回觀現在,我們也不只著眼此岸的問題,更要在大中華地區,找到共同研究的方向,使理念基礎越來越擴大。

1949禮讚:百年的渴望

時間/Time:2021.9.6 09:00-12:00

主持人/Host :
莫加南 臺灣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
Mark McConaghy 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National 
Sun Yat-Sen University

主講人/Speaker:
王德威 美國哈佛大學東亞語言與文明系暨比較文學系Edward C. Henderson講座教授
David Der-wei, Wang, Edward C. Henderson Professor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omparative Literature, Harvard University ,USA
楊儒賓 臺灣國立清華大學哲學研究所講座教授
Yang Rur-bin,Chair Professor, Graduate Institute of Philosophy,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Taiwan

  王德威教授認為楊儒賓教授在其著作中有種古典主義,回顧歷史可能給我們的靈感與思考資源,甚至以新儒家的心性之學作為在台灣再次發揮的重點。現如今面對到世界局勢、台灣島嶼上的危機,楊教授或更多的知識分子,有種更甚於對政治、經濟的憂患意識,迫切思考文化與文明的力量、「返本開新」的本,及台灣何去何從的命運。

  在楊教授的演講與對談中,更深入前幾個場次不斷提及的要點,無論是聯繫晚明以來的中國現代性轉型過程;或看到五四時期知識分子、參與辛亥革命等人身上的文化傳統主義,即儒家作為背景文化的深層作用;認為「中華民國」仍然是動態的、被思考著的理念,而它如何推動歷史,如何見證儒家文化與自由主義的融合,並重估歷史遺產的價值,都將持續在這島嶼上辯證展現。

跨文化漢學的共生平台:線上導讀與空中對話

上一篇
下一篇

主旨

「跨文化漢學的共生平台:線上導讀與空中對話」
———發微《老子》和《莊子・齊物論》的共生哲學之潛力———

發起人:臺灣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賴錫三、莫加南
  「共生」(co-existence),是自然界的存有實情,也是生物界演化不歇的基本道理。用中國古典哲學的概念來說,「共生」乃「天理」運行與彰顯之所在。「我(人)」做為「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的「在世存有者」,參贊天地生生之化育,承擔萬物共生之道義,本是份內之事。無奈「人之道」經常異化為「損不足以奉有餘」,背離「損有餘以奉不足」的「天之道」,造成「人道」支離「天道」。人「自是/自見/自明/自伐/自有功」之私我欲望,無以節制而一味剛強、無限擴張,讓共生的雙贏場域(win-win situation),墮化為贏者全拿的生殺戰場(winner takes all)。這種「剛強鬥剛強」的劇碼,在人類歷史不斷上演各種意識型態之爭,乃至規模不一的殺傷性戰爭。剛強與鬥爭,雖有內屬人性之基礎,我們也不至相信有永恆平靜之烏托邦,況自然界實亦不存在沒有競爭的演化,但人類所偏執的剛強欲望,卻一再將共生的辯證張力,極端化為生殺予奪的獵奪遊戲。眼下時局,再再呈現人類剛強手勢下的征用景觀:生物滅絕,溫室效應,環境荒蕪,種族衝突,美中強抗⋯⋯而臺灣竟挾縫在「強-強」對抗中,被視為地理政治趨勢下的凶危之地,載浮載沉而命運難測。近來,臺灣在新一波疫情(COVID-19)衝擊且疫苗不足的挑戰下,已從政治意識型態的鬥爭,擴張為「即疫苗即政治」的人權與階級之爭議。凡此種種,讓我們對人類未來,美中未來,東亞未來,臺灣未來,充滿憂患意識。
  中山大學文學院,由賴錫三和莫加南教授(Mark McConaghy),共同發起並推動「漢學之島:中山大學跨文化國際漢學的共生哲學」這一平台(Forum)。一者希望讓臺灣島上各言爾志、各執己見的是非立場,能展開辯證對話的轉化契機。二者希望在跨文化視域下,積極開發古典漢學「通古今,通東西」的潛力,尤其回應當前時勢所需的「以柔化剛」之「共生哲學」。此次線上研讀與對話活動,我們邀請來自:芝加哥,東京,北京,上海,香港,以及臺灣各地的學者們,環繞《老子》和《莊子.齊物論》的思想,共同探索共生哲學,以做為回應時局的試金石。進行方式,將邀請學者選擇《老子》章句與〈齊物論〉段落,抒發個人對「共生哲學」之獨到見解,藉此展開具時代感受的深度討論。

《老子》:「損有餘補不足」的「天均永續」之道

時間:2021/7/13 9:30:00-12:00

導讀人:賴錫三(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特聘教授)
對話者:任博克Brook Ziporyn(芝加哥大學神學院教授)

  賴錫三教授為活動發起人,同時擔綱第一場次主講者,為跨文化漢學共生平台揭開序幕。除了導讀《老子》篇章內容外,也回應了當前國際局勢、臺灣內部政治情況,以及疫情期間,人、萬物與所處環境等問題,究竟該如何走向「共生」?由於人經常異化「損有餘以奉不足」的「天之道」,逕以私我欲望支離天道,使得自然界原本締造雙贏場域(win-win situation)的可能,墮化為贏者全拿(winner takes all)的生殺戰場,更有甚者。但人的自伐自矜並不離天均,終將在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規律下傷害自己。

  為了突破上述的困境,賴錫三教授特別指出《老子》章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意味著人與天地萬物,即是彼此環抱,理應圓環共舞的生命共同體。既然如此,人們應懂得讓開一步,通曉「曲、枉、窪、少」的迂迴謙沖,在「逆向思維」與「柔弱思維」的協助下,不再單向進取與掠奪,這便是賴教授不斷強調「兩行之道」與「柔弱勝剛強」的高度調適性,唯有循環往復的動態平衡才能讓事物之間迎來雙向的開顯與滋長。

  當被詢問到「共生」意涵,是否會被解讀為過於理想的烏托邦?賴教授回應,老子的道正是「不道之道」,不抹去萬物的千差萬別,仍能「抱一」而自處,因此本場會議可視為開端,在談論、調解《老子》、《莊子》與「共生哲學」的過程中能啟語言、脈絡的豐富性。

《老子》:「人文自然」與「共生哲學」

時間:2021/7/16 9:30:00-12:00

導讀人:劉笑敢(北京師範大學哲學學院特聘教授)
對話者:曹峰(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
    賴錫三(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特聘教授)

 

  北京師範大學劉笑敢教授,長期致力於道家學術研究,面對《老子》注解版本、詞語和思想的解讀,在浸潤智識之海的過程中浮現其獨到見解。劉教授在揀擇版本上,認為王弼《老子注》是最清楚的,但在理解《老子》「自然」一詞卻會帶來障礙;再者,受到現代漢語的影響,不論間接或直接地干擾,都無法獲悉「自然」在《老子》文本中最原初的意涵。

  由於劉教授作為中國文革後第一批研究生,在當時試圖糾正四人幫搗亂的歷史的氛圍中,凝結成他日後處理中國哲學史的核心觀念──如何將被顛覆的史料導正回來。因此劉教授認為不應只憑語句的分析做簡單的結論,而要回到「體系義」中,發現「自然」的最高義、整體義與價值義,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和「以輔萬物之自然」為佐證,可說明以下幾點:第一「自然」是值得人們自覺地追求實現之價值;第二從語法、詞性和概念分析上,劉教授不採「道性自然」的講法,直指「自然」具有更高的價值;第三乃發覺老子所謂「自然」並非強調個體的自然,而是一切萬物之自然。

  劉教授在其治學方法上的原則,透過嚴謹而明晰的論述,深深啟迪與會人員的見識,劉教授並不放棄追求《老子》「真相」之中所提出的種種觀點與剖析方式,同時豐富《老子》的詮釋。

《老子》:「正言若反」「不笑不足為道」的「弔詭.反諷」之道

時間:2021/7/20 9:30:00-12:00

導讀人:任博克Brook Ziporyn(芝加哥大學神學院教授)
對話者:賴錫三(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特聘教授)

  任博克教授觀察到《老子》哲學中的「弔詭.反諷」之道,其中具有老子對於世間的超然洞見。任博克教授從《老子》第二十八章「樸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不割」、第三十七章「無名之樸,夫亦將無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著手,思索「樸」與「器」,抑或「樸」與「名」的關係。「樸」為原初未分,「器、名」則由「樸」或散或割而出,這層關係暗示事物之所以為「有」,是從「無」分割出來,此舉一方面破壞了「無、無形、無名」,形塑出「有、有形、有名」;另一方面又在種種定見分別下產生不被採用的「垃圾」。

  巧妙的是,這種邏輯與《莊子.天地篇》:「百年之木,破為犧尊,青黃而文之,其斷在溝中。」遙相呼應,「犧尊」與「其斷」本為一體,儘管「其斷」被視為無用無價值之物,卻是復歸原出未分的通道。因此任博克教授指出《老子》哲學之所以弔詭,正是「垃圾」與原初未割之樸,儼然成了一字兩義的雙關語。為何要「復歸於無極」、「復歸於嬰兒」就好像嬰兒的無用,其實具備無限生機,足以成長且作為價值的端序;更有甚者,嬰兒無所作為,又能使人隨之而為,完全體現《老子》八十一章的一致性。因此在融通《老子》一書的精妙洞見時,又不得不佩服任博克教授敏銳覺察,並化繁而簡揭示其中的理路。

《老子》:「無棄人,無棄物」的「和光同塵」之道

時間:2021/7/23 9:30:00-12:00

導讀人:林明照(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對話者:陳 贇(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教授)
    賴錫三(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特聘教授)

  臺灣大學哲學系林明照教授,於本場會議為各位導讀《老子》第二十七章與第四十九章,其中「聖人之心」、「善/不善」兩大重點,激發對「共生」更寬厚的理解。林教授指出因美惡相生、善與不善互為師資的關係,使得人的價值在世俗認知中被框限,但聖人能在實踐層面中超出於此,以更靈活有彈性的方法看待人自身,況且「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說明聖人之治並不在樹立價值,在根源上也就不會製造需要被救的人與物,因而無人須救、無物待救。此言一出,破除我們對「價值」的認知,並回復最純粹本然的樣貌。

  接續上述,便能理解為何「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由於聖人行事並非恆定不變,而能同理、體察百姓之心並隨之調整,讓每個人的行為、動機與複雜性在脈絡裡呈其自己。林教授以聖人的容受與現代所謂「寬容」為例:「寬容」將接受不贊同之信念、自我完整性被挑戰等難題,卻仍被視為值得實踐的社會價值;而聖人秉持生命自生自化的信念,並具有對人「遊於羿之彀中」的共通性的同情,皆願給予「善/不善」、「信/不信」等生命遭遇以無限寬懷。聖人之心最後正如「善行無徹迹」,一方面不停更新且毫無固著任何價值,另一方面則讓眾人明白大道之行,不過是潤物無聲。

〈齊物論〉的儒墨是非與兩行之道

時間:2021/7/27 9:30:00-12:00

導讀人:任博克Brook Ziporyn(芝加哥大學神學院教授)
對話者:林明照(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賴錫三(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特聘教授)

  任博克教授多次的發表、與談,都有嚴縝的思考過程,尤其近期內將完成的《莊子》全新譯註,將對《莊子》有著更深刻而全面的體會。第五場次的會議中,他提出《莊子.內篇》應為「萬有互在論」,意指事物之所以為此事物,脫不了彼事物之在其中,彼此互為整體又互為部分,如此異於「萬物一體」或「萬物一原」之「一元論」,也不只是「物體個別存在」的日常直覺,這種思路不僅在中國思想史鮮見,在全球歷代思想史中也別具意義。

  任博克教授試舉〈齊物論〉篇章為例:「无謂有謂,有謂无謂,而遊乎塵垢之外」,意即成立任何說法與意義,同時衍生相對相反的命題,然而「此」的存在,證明「彼」的存在,「立彼」即做為「立此」的條件,實為「內在性的互相是非」,唯有「道樞」才能得其環中,調適任何是非;抑或如「滑疑之耀」不追求穩定,才能不斷變化,互立互破、因是因非,而得兩行之道。

  教授繼續提出「徹底有待無異於徹底無待」的說法,一方面是因為執其兩行,毫無所定,如何唯物所困;另一方面即如蛇待蚹而行,蚹又待蛇而行,越待之則越密不可分,可謂一體,脫落為外便已不待之,何以「相待」。最後再以「莊周夢蝶」為例,雖互為彼是,必有分也,卻又隨時互化、雖化而又不化,講解中能見其繁複奧妙。教授報告收束於此,頗得《莊子.齊物論》旨趣,讓人體其餘韻無窮。

儒家與道家的生生對話——「在世共生」的時代意義

時間:2021/7/30 9:30:00-12:00

主持人:鄭宗義(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教授)
對話者:陳榮灼(加拿大布洛克大學哲學系教授)
    楊儒賓(清華大學哲學系講座教授)

  本場會議由陳榮灼教授與楊儒賓教授共同討論道家、儒家與身體現象學的關係,此中也有紀念其共同好友蔣年豐教授的意義。陳教授介紹蔣教授的觀點,認為老莊對於形體的態度並非全然負面,若會通道家哲學和晚期梅洛.龐蒂(Later Merleau-Ponty)的身體現象學,或可還原老莊對「形體」所持之態度,並了解「形體哲學」(philosophy of body)的涵義。

  陳教授指出老子認為人對身體的態度應是「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莊子「坐忘」,也是要回到更根源性之「氣化身體」。再者,結合梅洛.龐蒂理論相輔思考,認為道家的「氣」,其作用若正如莊子宣稱「通天下一氣耳」,與梅洛.龐蒂提出的「世界肉身」功能相類,既能安立道家身體觀的正面義,也能幫助梅洛.龐蒂清除「有無把肉身化約到人類的不良後果」之疑慮,彼此互相證成。

  楊教授在回應中,首先指出由於時代局勢的關係,確實促使當代「身體觀」的研究;爾後舉劉蕺山為例,認為儒家歷史中已有相關於「身體觀」、「世界肉身」等理論的論述;最後闡發儒道共相性:儒道長期以來被視為對立的學說,但「心是氣之理」此點無論在儒道都有相同態度,甚至儒道都肯認「氣化主體」,此「氣化主體」得以與世界連結,並且自然地展現本身價值,即為「道體」或「世界身體」之存在。以上幾點,除了說明儒家身體觀,也引人省思儒道在當代共同扮演什麼角色、面對何種挑戰?勢必得重新定位。

汪暉「齊物平等與跨體系社會」的天下想像

時間:2021/8/3 9:30:00-12:00

導讀人:陳 贇(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教授)
對話者:莫加南Mark McConaghy(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
    賴錫三(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特聘教授)

陳贇教授於本場會議中介紹中國學者汪暉思想架構的複雜性,汪暉的論述主題是臺灣較少討論,卻有必要理解的中國及其現代性進程。陳贇教授彙整汪暉的論述與問題意識,其中便探討到日本學者竹內好「亞洲作為方法」的理論中,如何參見中國主體的形成過程,以重新詮釋亞洲歷史與世界歷史;再者提及京都學派的東洋近世論,在為對抗西方世界歷史敘事的意識下提出,試圖連接中國的唐宋轉型與運河興建等史實,再逐步構建日本作為海洋時代東洋中心的論述。此論點受到歐洲海洋歷史觀的影響,在空間革命與海權擴張的情況下,內陸長期被邊緣化,然而中國的崛起和「一帶一路」的倡議,將使得內陸的邊緣性有所逆轉。

 汪暉同時藉由西方帝國之於民族國家的敘事架構,對比出令西方國家費解的問題:中國為何並不類於其他舊帝國於二十世紀初期解體,反而能夠保持地緣和人口的統一,在多民族、多宗教而且多文明的共存狀態下成為跨體系社會?其原因概在維持社會內部的多樣性與平等性,汪暉聯繫章太炎所提出的「齊物平等」,指出多樣性而並非強化各自名相的多元主義;平等性也有異於西方的平等觀。唯有透過對名相的否定,重新展現事物自身,以「不齊之齊」使得人與物、物與物在千差萬別中也能互相作用、交互構成,才足以建構「跨體系社會」的共生基礎。

章太炎《齊物論釋》「天籟怒號」對國家民族、語言文化的超克意義

時間:2021/8/6 9:30:00-12:00

導讀人:石井剛ISHII Tsuyoshi(日本東京大學综合文化研究科教授)
對話者:莫加南Mark McConaghy(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
    賴錫三(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特聘教授)

  石井剛教授在導讀中使用「Sinophone Philosophy」的概念,指出無論任何語言和思想都不僅僅是特定民族國家的使用專利,漢語或中國哲學在全球化的社會裡,亦能夠經由充分運用進而擴充內涵,因此他介紹《莊子.齊物論》以及章太炎的「齊物平等」,試著將中國哲學放到公共的知識論域中。
  《莊子》內文時常受到語言和臨時性內容的侷限,石井教授認為不應只依靠「玄」、「冥」、「塊然」等非理性的權宜方法做理解,只有貫徹理性詮釋,才能引出不同於啟蒙思想的《莊子》;談及章太炎,石井教授則引用《四惑論》與《齊物論釋》,揭示其與公理、天理有所分殊、承認所有事物獨一無二價值的「齊物平等」觀。莫加南教授作為與談人,點出章太炎的幾個問題:「齊物平等」如何成為帶有批判意義且足以建構實質的政治哲學;怎麼解釋一方面主張「齊物平等」,另一方面在具體的政治問題上,仍帶有民族中心主義的矛盾的章太炎?
  無論是西方的迫近、內藤湖南中心轉移論帶來的焦慮,章太炎面臨時代問題,加上自身「隨順」思想:認為靠近真理的過程,須隨順一種現有概念,對他而言即是民族、國家,當國家富強之後,國家概念可再加以自我否定。當然,強者如何否定自己、「齊物平等」理論限制如何解決,石井教授雖同情理解也保持懷疑、不停辯證,並希望當今人類之間的問題、人與物種的關係、人與環境的相處之道,可以從中再次得到啟發。

東京大學「世界哲學」的中國思想與東亞文化視域

時間:2021/8/10 9:30:00-12:00

受訪者:中島隆博なかじま たかひろ(日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教授)
訪談者:莫加南Mark McConaghy(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
    賴錫三(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特聘教授)

  本場活動由賴錫三教授、莫加南教授共同訪問東京大學中島隆博教授,彼此探究東京學派如何發起並建構「共生哲學」此一龐大體系。中島教授一開始由「跨語境」概念幫助我們理解「共生」,從日語的語境可譯作human co-becoming,和西方英語existence有所區別,其中更包含東亞語境理解「世界哲學」的角度和方式;接著談到他如何從莊子「濠梁之辯」中重新理解自我與他者的關係,教授認為「如何看待他者」的問題在「世界哲學」中同為重要的一環。

  此外,「世界哲學」如何面對資本主義,顯然是個大哉問,訪談時提到中國社會主義學者對資本主義能導向「共生」抱有懷疑,但另一方面從中國發展的共產主義來看,階級衝突也很難走向共生。關於資本主義式維度的噩夢,中島教授建議或可重新理解「投資(investment)」的概念,深入了解資本主義並漸次引導,才能將「共生」的概念放到資本主義的世界中。

  同時「共生哲學」作為邀請,讓種族、性別、宗教等不同的群體得以互動,從上世紀漢納鄂蘭對流亡者的理解,當代難民也涵納在「共生哲學」的期程當中;唯有抹除國家、民族主義界線才能看見「共生哲學」的實踐與價值。中島教授最後介紹東京大學的「東亞藝文書院」(EAA),如何與北京大學交流、與公眾分享知識,莫不以「共生哲學」作為軟性溝通的橋樑。中島教授藉此意在指出臺灣有值得世界學習的地方,即處於強強對峙下的臺灣也有走出自己道路的可能性。

〈齊物論〉的深度歧見與調節之道

時間:2021/8/13 9:30:00-12:00

研讀人:鄧育仁(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對話者:林明照(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賴錫三(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特聘教授)

  鄧育仁教授近來重視「公民哲學」,思考二十一世紀以降多數人不必爭取即有了公民地位,同時衍生出價值觀多元紛爭的情況,如何由公民視角出發,建立實踐智慧中的「公民哲學」,鄧教授提出四個階段的批判性論述:「找出優點、抓出爭點、重新框設、擴展視野」,試著解決當代深度歧見的矛盾衝突。

  結合《莊子》,鄧教授思索莊子會怎麼回答現當代的問題,以「六合之外,聖人存而不論;六合之內,聖人論而不議。春秋經世先王之志,聖人議而不辯」為例,可以看到儘管《莊子》一書雖無不言且有論有議,但從不曾以駁倒對方為目的,以「辯」定奪勝負是非,若再從〈齊物論〉的詮釋性假設觀之,可見「物」其字源與意象,有傳達以刀宰牛,祭祀天地的「犧牲」之義,「公民哲學」的內涵也就在於如何肯定對方理論中的良善,從人民的觀點重新出發、彼此成全。因此如何調節並納取多元,是「公民哲學」與〈齊物論〉一同開展的道路。

  本場會議也積極地討論「天均」、「兩行」之道,面對觸犯道德底線、明顯而必然的「惡」出現時,又怎麼以「兩行」之道調中化解。就此而論,「善善衝突」、將惡本質化的可能、何為當代社會的穩定性?諸多延伸出的複雜議題,《莊子》如何回應?鄧育仁、林明照、賴錫三等教授,皆研議未來必要再開一門課,好好地共同探究。